
寻找的克里姆林宫,那个无法一次性抵达的地方,需要经历千百次寻找,要踉踉跄跄地走上陌生的城郊之路,最后发现找到的中心即中心自身,寻找的过程为这个中心意义附加了意义本身。而作品本身是一次向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的寻找,是意义中心的发现之旅更是人类命运发展的设问与讨论。未见其城,但闻其声。未来的存在充满了未知、可能与不确定,可见的闪现背后是人的死亡,是意义的重构与新的探索。而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探究与发问,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走向未来。至于这个探索意义的过程里为什么是酒醉似的狂欢,就不得的而知了。人们在迷醉中错失掉理想的乌托邦,然后发现自己寻找的东西。酒醉,正是亦正亦反的二重性共存,一方面指向隐藏的世界作为真实的一面,另一方面指向自身的边缘性和愚人性质。在这样二重作用力的张弛之间,是读者的体验空间,作品的内容与空白之间,是意义的不断发展的空间。
写论文可以写出新的体验来,这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