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从中总能让人听出几分寂寥和怨怼。
汹涌澎湃的长江冲过重山阻隔来到荆门,这里依然还保留王昭君出生的地方昭君村。
辽阔的大漠空无一人,只有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头面向南方。
可叹皇帝认图不认人,自己只能流落他乡。其中的怨和恨,都化作了琵琶乐曲。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真正听得明白。
全诗好像说的是王昭君,其实说的是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流落他乡、思念故乡。
诗人的笔下增添了很多细节和艺术加工,让人很有画面感和代入感。不像史家一笔带过,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本是汉元帝时的一名宫女。幸运或是不幸被选中,去执行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
要知道此次与匈奴和亲不同于以往,少了几分屈辱与不甘,多了几分自信与荣耀。
因为三年前,汉朝的甘延寿、陈汤领兵攻破单于城,杀死郅支单于。汉朝声势威震西域。
早已称臣的呼韩邪单于更是俯首听命,彻底拜服在汉王朝的脚下。之后他提出和亲请求,想亲上加亲,讨门喜事。
刘邦时的和亲,以及后世唐代的文成、金城公主进藏,都是美女换和平,选的也都是皇室宗亲。而这次汉元帝只是打发了一个宫女了事。挑的还是最丑的,这符合人性的弱点。
谁知道挑来挑去,最后竟然挑了一个最漂亮的送了过去。这可气坏了元帝,一怒之下杀了给宫女画像的画工。
当然,这只是传说。元帝也不是傻子,在西汉皇帝中算做中等,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这件事对于王昭君本人是不幸的,一个生长于湖北鱼米之乡的女子,跑到天苍苍、野茫茫的漠北草原,天天吃着牛羊肉,睡着帐篷,肯定会很不习惯。
但王昭君也是幸运的,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人生就如草芥一般,消失在历史的缝隙之中。
没想到因缘际会,奉命参加了一个重大政治任务。从此她的名字留名史册,并跻身四大美人之列,被后人津津乐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