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乡童年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作者: 莫莫维叶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09:37 被阅读455次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在离县城东北27公里的地方有一处既远离尘嚣又不出红尘的山乡,那就是鳌陵。据说在解放前,此处有一山陵像鳌鱼的头,故取名为鳌陵,沿用至今。鳌陵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仁寿古时四大“茶马古道”之一的驿站。虽是驿站,但它从前的发展却不及现在它所辖的已经冷落下来的千合场。

          千合场地处于鳌陵乡的最高处,也处于仁寿与双流的交界地,因解放前驮盐驮煤炭的马帮经常经过这里歇息,人困马倦需要供给,这里便自然形成了一个来往商贾的休息处,也成了当地老百姓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据七十多岁,现在还在千合场开茶馆的江姓老人回忆,自己的爷爷在解放前也是在这里掺茶卖茶的,不过是帮本姓族人的工。这里以前赶场很是热闹,卖豆花的,开茶铺的,做木活的,开油坊的,卖各种牲畜的都有。逢年过节,场外几十米处的戏台便是敲锣打鼓,闹热非凡,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聚拢过来。江姓老人强调,别看这里现在显得偏僻,以前来这里玩耍喝茶的多是附近骑马的地主,尤其是离这里不远的钢铁镇洪湖的地主。他们早上相约聚拢来,傍晚喝茶毕又一路邀约回去,场场如此。此外,当地的树木繁密高大,老百姓的木活不错,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商贾的到来。在加上各种马帮的经过,还有当地老百姓生活之需的交换,整个千合场逢赶场日便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据老人讲,曾经的热闹超过了曾经发展中的文公场。虽然现在因为年轻人多去打工,千合场也不再赶场,但这里依旧不冷落。场上一位姓江的赤脚医生,医术高明,吸引了不少外地病人前来投医问药,形成了七八家卖日常商品的小商户以及茶铺,等待的病人及家属络绎不绝。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解放前千合场的热闹是曾经的风景,千合场下方的千坵田却是从古保持至今的实实在在的风光。千坵田从远处望,看不出它原有的模样,因为最近十来年各种果树的种植,枝桠繁茂,遮蔽了沟壑田塍。但到了近处从下往上看,还是很壮观的,几百亩的土地,呈梯田状,从上往下拉,可以想象它曾经灌满水种满稻谷绿幽幽的情形。江姓老人一讲到土地下放合作社时,大队人马一起做工的情形,脸上就浮现出欢乐的神情。他讲,那时他才十几岁,每个人饭都吃不饱,但却是非常快乐。几百号人一起在千坵田劳作就是几百号人的快乐汇集在了一起。所以一到春种或者秋收,千坵田的农忙季节就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季节。

          虽然千坵田地处于龙泉山脉的顶端,靠老百姓说的“天花水”灌溉。但它出产的粮食产量却是赶超平坝上的良田。老人讲,一般的稻谷是开五朵花,但千坵田的好些个田是开七朵花。打出的稻米挑到街上去卖,价格都会比普通田里的稻米高出许多。因为千坵田出产粮食及各类水果的品相好,曾被外地人称为“小西坝”,沿用的是四川盆地“川西坝”的叫法。意思表达的就是这里物产丰富,物产质量高。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千坵田的美不止在它的物产,还在它给当地老百姓带去的欢乐小“段子”。有个本地人向外地人介绍千坵田的窄小,他用了一个笑话一样的小故事来夸张表达:在合作社挣工分时期,有位勤快人加班插秧,等天亮负责人来收分时,少给他计漏了一个田,结果数来数去,发现是斗笠遮住了一个田。当然这是有些笑话成分的,真正的千坵田是没有这么小的。还有人出远门,与人吹自己劳力的强大,就会说他一晚上会种几个田,让人一愣。其实也是真实的。千坵田大小不一,有些几个田合起来也不到一亩。一晚上能种几个田也是正常的。

                                                                                          庆丰村的铁扫把

          在距离鳌陵乡政府几公里处,有一个三面环山的村子。这个村子呈一条长沟形,进口不显宽阔,但一旦走进去,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白墙红檐的小洋楼一座挨着一座,这是一个尽显富庶的小村庄。如果你想做内心的武陵人,这里便是你想要的桃花源。行走在庆丰村,一路上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鸡鸣狗叫。大自然特有的土地气息任意地向你扑来,包裹着你的全身,让你在城市所呼吸的尾气在这里荡涤一空。完全地放空自己,在庆丰村的荷塘边走一走,你就成了一尾与荷相伴的自由的鱼。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这里景美,人更美,美在他们的勤劳、朴实。庆丰村一路走下来,虽有山地,却无一处丢荒。都被勤劳的庆丰村人种上了铁扫把。据张姓老人讲,庆丰村的铁扫把从九几年开始种植,已经延续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来,有外出打工的,有外出创业的,但家里的土地始终是没有荒废的。庆丰村四组的王大姐四十多岁,干活却是多少年轻人比不上的。邻居说到王大姐都得竖起大拇指,这女人干活舍死啊,收割扫把的季节就没在家吃过一顿午饭,全是在山上吃,吃了又继续干活,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收割,天亮了就打晒,一个季节要收割二十几亩的铁扫把,简直就是个铁人。我两次去庆丰村,两次我看到的王大姐都是在匆匆下地不停地做活。一个四十几岁的女人干活都是开跑,只有心中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才是如此的生活状态。

          张姓老人讲,种植铁扫把的经济收入比种包谷强一倍,但活儿也比种包谷累一倍。种的时候还要讲求技巧。比如对种子的要求,一般植物的种子要求晒干,不潮湿就行。但铁扫把的种子却是娇气,它要在温和天气下打下来的种子才行,而且要便打边收的种子,稍微天气大一点或者阴一点的天气都不过关。种子不能暴晒,也不能受潮。晒好后的种子还不能装袋,要一直保持摊开的状态直到下地播种。播种后的种子,能受旱但不受涝,所以遇到雨水多的播种时节,铁扫把就很不容易成活。不能成活的田地,老百姓就改种玉米。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收割铁扫把后的田地,勤劳的庆丰村人是不会让它闲置着的,一定会是赶着趟儿种上大蒜。大蒜收割后又种植铁扫把。两季交叉种植,让土地发挥出它最大的经济效益。

                有一种乡味叫鳌陵羊肉汤

        借着下乡的机会,我采访了小时候就听说过的羊肉大厨“廖麻子”。廖麻子其实叫廖金权,已经七十多岁,也不是想象中的满脸麻子。因八九十年代,鳌陵乡开羊肉馆的人多,为了把他与其他师傅区别开来,当地老百姓就戏称了他为“廖麻子”。廖师傅的羊肉汤做法区别于其他师傅,口感和味道也更胜一筹。当年的“廖麻子羊肉馆”生意火爆,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从此“廖麻子羊肉汤”便传扬开来。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第一次接触廖金权老人,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我们好奇地问及翻过了二峨山,传扬到了省府的“廖麻子羊肉汤”的做法时,老人一点也不讳言地细细地给我们讲解。他说,能不能学会,全靠悟性。包括他自己的手艺,也不是父亲一把手一把手教的,而是多看多想加上实际操作学会的。在廖金权老人小的时候,农村过红白喜事都是在农村大院里办,都会请厨子,而父亲也是方圆几十公里的老百姓必请之人,尤其是鳌陵本地。因鳌陵本地自古出产跑山羊,羊肉汤也是红白喜事必有之菜品。廖金权的父亲在反复烹饪中也总结了一套有别于他人的独有的浓汤型羊肉汤,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廖金权从小跟着父亲做帮手,潜移默化地也得到了父亲的真传而保持至今。

          说到父亲,廖金权老人脸上尽显骄傲之色。他讲,在解放前时,他父亲是仁寿当地名流必点之厨,政府领导几乎都吃过父亲做的羊肉汤。文公的董宋珩从外地回来探亲,必要父亲做几坛羊肉汤,用马驮回重庆慢慢吃。到了自己这一代也为政府的迎来送往下过不少的厨,尤其是过世的受人爱戴的杨汝岱书记。和蔼亲民的杨书记几乎是成了廖金权的朋友,有一次,廖金权因事离开了仁寿,而政府来客又指名道姓地要求吃“廖麻子羊肉汤”,无奈之下,宾馆服务员只能背着领导悄悄找了一位略逊于廖金权的高姓厨师去顶替代办做。等客人都走了后,杨书记便对随行人员说,“今天的廖麻子做厨走了神儿,没以往的好吃。”由此可看出杨老对“廖麻子羊肉汤”的口味是何等的熟悉,稍微有点变化都能吃出来,也可看出廖麻子羊肉汤在口味方面是很少有其他厨师能赶超的。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问及廖金权老人羊肉汤怎么做,他乐呵地对我们侃侃而谈。要做上乘的好的羊肉汤,首先是在选料上,一定要是本地的跑山羊,大耳朵长耳朵长毛的都不行,一定要是山羊,不管它是麻色的还是黑色白色的,只要是在山上吃草的山羊就行。老人特别地强调了这一点。把羊抓回来后要杀,一定得“大杀”。什么叫“大杀”呢,就是一刀顶心,羊血迅速放完,而不是像有些杀不透的一点点地放血,那样肉质就会绵软而不香脆。再者杀好的羊肉放锅里煮,一定得看好火候,不能过嫩也不能过老,过嫩和过老都会影响羊肉汤的颜色。过嫩,切开羊肉还有血色,这是肯定不行的;过老,煮出的羊肉汤就会呈灰白甚至灰黑。老人谈及现在很多的羊肉馆,为了节约成本,客人称的时候重量重些,把羊肉煮到四五分熟是很要不得的,至少要煮八分熟才可取。煮好后的羊肉切成片,准备好生姜和大香。用大火把锅烧热,放上少量羊油,然后将切好的羊肉倒下去翻炒,翻炒过程一定要掌握好火候,也是不能过生或者过熟,炒到一定时候就把备好的羊肉汤倒进去,但不是我们平时地一锅倒,而是慢慢地顺锅倒,让锅里的羊肉汤一直呈滚沸状态,当然灶膛里的大火很重要,一直到备用的羊肉汤倒完,感觉汤色合适了就把切成小段的本地葱放进去,然后起锅上桌。一道美美的“廖麻子羊肉汤”就可供大家享用了。

    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历史上的每一个地域都会衍生出不同的美食,形成不同的地域美食文化。鳌陵乡的廖氏家族根据当地跑山羊独创的浓汤型羊肉汤成了仁寿山区的一个地标性产物,也成了在外打工的仁寿人怀念家乡的一个载体。勤劳聪明的仁寿人代代传承与创新,都会给予我们这些后辈人不同的舌尖享受。

    作者:  叶敏  (谢谢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愁系列之——行走鳌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rk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