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在网络上有各种关于原生家庭的内容。其中有一个说法我深有体会,那就是,你现在的人际关系、财务状况、性格等与你的原生家庭和过往经历息息相关。
我在原生家庭中的生话,应该算幸福的。我出生在祖屋里,那个房子还是老爷爷盖的,长长一排房子,我们住在中问,爷爷在六兄弟中排第四,住的房子也是从右到左排的,所以在中间的位置。
其实爷爷在爸爸刚上完小学就去世了,三年自然灾害中饿死的。听爸爸说,爷爷是村子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是村子里的先生。村里人人都尊重他。
到爸爸这一代,兄弟姊妹也有6个,爸爸是老三,因为爷爷去世早,奶奶一个人带着他们6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所以爸爸从小是吃苦长大的。一个吃苦长大的人,会特别乐观,因为和他吃过的苦比,一般的事根本不算什么。
爸爸也是村子里很受欢迎的人。从13岁开始从师学艺,后来成为当地鼎鼎有名的木匠。当地的房子、家具基本上都出自爸爸和他的师傅还有徒弟之手。爸爸教了6个徒弟,在老家,曾经只要提起木匠“乐老三”基本上人人都知道。
妈妈的经历也有些特别,出生时,外婆就过世了,贫困交加的外公既要给外婆安排后事,又要照顾四个孩子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面対刚出生的妈妈,他不知所措,根本就找不到东西给她吃。
妈妈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后来的外婆家。真的是故事里讲的那种,清早外婆打开门,就看到台阶上有个篮子,篮子里是用小被子包着的很弱小的妈妈。
听妈妈讲,外婆带大她比自已生一个孩子还难。因为从出生就挨饿,妈妈一直长到3岁才能站起来。还是因为吃了很多白参、西洋参。
外公,外婆没有孩子,但家庭条件还蛮好。外公是当时的高才生,起码相当于现在的硕士生,还练过近二十年的武术,属于能文能武的人。当时外公有跑生意,把当地的纸和茶叶等特产收到武汉去卖。是当地少有的富裕户,所以那个年代能买得起西洋参。
人生有时候真的是自有安排,妈妈后来是在富足的家庭长大的,长大后的妈妈弹得一手好二胡,出落得娇小美丽,是当地的美女。
我们姐弟四个,姐姐、我还有大弟年龄都只相差3岁,小弟是妈妈在36岁那年生的,他我小14岁,所以我的童年里没有小弟。
我们的父母是很恩爱的,在我们小时候很少见父母吵架,所以我们是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