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p5--8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p5--8

作者: leayee | 来源:发表于2022-02-21 21:25 被阅读0次

      在读《序言》时,我就不太明白,“劳动”是什么?在我的固有思维中,劳动就是家务劳动,比如:洗衣服、拖地;或者是种菜等。所以当看到这第5页时,我在旁边批注:何为劳动?对学生来说,劳动的幸福,怎么赋予?呵呵,真不得不说,阅读使人开拓视野,阅读让我这个木脑子开窍:劳动,不仅仅有体力,还有脑力啊!给予儿童劳动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哈哈,我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作者说对他的孩子,直到四个月后才打第一批分数,对那些还不能及格的孩子,就耐心地教会他们基础知识,直到他们能及格以上才有分数。这对我来说,真是惊讶至极!未曾想过这个问题,也从未想过还有这样的方法!每次上完一个单元,总习惯性地就测试,然后总会有几个孩子不及格,然后发下测试卷时,虽然不报分数,但这些孩子一定都是非常沮丧的,看着他们,我心中实有不忍,却一直不知该怎么办!今天在看这几页时,我想到了,不急着测试,等上完所有内容后,等孩子们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再进行测试,如果有不及格的,不批分数,圈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再做一遍,或者我在旁边举一反三地教,让孩子们“眼见特们的事情进展得比一开始的时候好,感到开心和幸福。”虽然这样做会给我增加工作量,但谁让我是一个既爱事业又爱学生的老师呢,为了孩子美满的将来,我该做出我的努力!

        正是让孩子慢慢产生真的自尊心,他们会在此基础上而产生欢乐感。要知道,教学踏首先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所以,这样就告诉我们,做一个怎样的老师,那真的太重要了,我们不仅仅是老师,是孩子们生命的范本,更是孩子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工作就不仅仅只是机械的教学工作了。

      在这里,作者提到“神经官能症”,比如说有些孩子在学校会有病态的反应,有的紧张、委屈和苦恼、躁怒、故意漠不关心、忸怩作态、冷酷无情……这些孩子的这些状态,确实和我们老师的表现、评价会有关系。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原来,我们应该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能给每个孩子必要的关心,并付出一定的精力!有时做不到,那就在脑海里多过几遍这几句话吧!

相关文章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今天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时,魏智渊老师指出:我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达到自...

  • 2020-08-26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总结 ...

  • 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

    2020.11.2 第十、十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预习题 新网师2020年秋学员第十、十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 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核心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这个循环的动力系统的核心是“儿童的自尊心”,正是因为“儿...

  •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你学生爱学习的秘密在这里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全面而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博大而精深。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

  • 【学习】也谈教师专业性

    ——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第一讲有感 10月31日晚,在新网师钉钉群听完了冯美娣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八次预习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八次作业内容 《家庭教育》:家长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在《家长教育学》前言中,苏霍姆林斯...

  • 20220531读书笔记

    父母亲的爱是最好的家教 ——读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谈话之三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话之三---看看自己的精神...

  • 走进美好的人,享受美好的旅程

    李镇西老师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里,从始至终贯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由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滋润,李镇西老...

  • 自尊感——成长的源动力

    干国祥老师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核心的因素,命名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它指的是:是指生命在劳动/学习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p5--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tw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