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知道路遥先生有一本小说《人生》,直到去年才有机会拜读了这本小说。而最近这几天在医院陪家人,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让我想起了这本书,想起了高加林的人生选择。
读路遥先生的这本书,让我有很多的感受。他写的是七八十年代黄土高原的农村,而我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当高加林去镇上赶集卖馒头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和父亲游村转巷卖豆腐;当高加林拿着要卖的馒头,不敢叫卖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小时候在邻村听着父亲的叫卖声而内心极度害羞的我;当高加林的老父亲高玉德知道儿子的教师岗位被村长的儿子占了,也只是猛吸了几口烟安慰儿子认命;让我看到了大部分农村老百姓一贯的逆来顺受的性格。当高玉德和顺德老人知道了高加林抛弃了农村娃刘巧珍,选择了城里人黄亚萍,跑到县里高加林工作的地方劝说高加林,让我看到了淳朴善良的农村人。当高加林失去了教师的工作机会回到了农村,他面对内心的纠结以及理想的破灭,而最终又妥协了现实。我似乎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努力追求突破阶层的固化,而最终又适应了社会。……
“ 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高加林是幸运的,因为人生就是一种经历。他经历了农村的劳作也经历的城市的工作;他体会了农村姑娘的爱情和默默付出,也感受了城市女孩的浪漫、刁蛮;在他落魄的回到农村,刘家人要去羞辱他的时候,那个被他抛弃的农村女娃,替他排除了困难。这不就是人生嘛,有爱也有悔悟,有起也有落,有开心也有悲伤,有困惑也有机会,经历了种种才能懂得人生真谛。
高加林是不幸的,作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有理想有抱负却无处释放;在失去教师的工作机会时,他需要面对权利的无奈;在那个凭关系游遍天下的年代,他成了走关系的牺牲品。这就是人生吧,不幸让人们懂得珍惜,不幸让人们思考。

人生需要面对很多的选择,上学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上哪个学校。结婚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伴侣。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好的工作。而这所有的选择可能都会改变我们的命运和轨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具有选择的能力。
但是当我们面对疾病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和机会选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比如彩超、CT、核磁共振等手段发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生了病变,而这个时候可能这个病变还没有在生理上有所体现,只是医生通过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告诉病人,我们可能得了某种病,而这个病需要通过手术摘除身体的某个部位和病灶才能确定是什么病,而且摘除后可能还需要一系列的治疗。生命在这个时候,取决于医生的能力和经验,取决于取出的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而病人已经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和权利,就像是电影里的演员,你的生死早已不由你决定,而是取决于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当人生面对生命的被动选择的时候,似乎只能祈祷和面对。而人生在生命面前就像是理想遇到了现实,对得起生命才能面对现实,过好人生才能实现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