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考前几天被朋友推荐去b站看了一档名叫《高三》的记录片,片中记录了几位在高三奋斗的县级区域的学生的故事,心酸与感动偏多。在评论区有一位网友提到,“2009年全国611万大学生毕业,这是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第一次超过600万……”。可能正值我去年高考,我顺带回了一句“2019年,全国1032万学生参加高考”,之后我的评论不断被人点赞、回评,一直到现在还陆陆续续有人注意到……
1032万参加高考的学生,不一定都能成功毕业,想想这其中的波折则够让人心酸的了。而现在市级城市的工作一般都是本科文凭起步,那么那些没有拿到本科文凭的学生该怎样在社会生活?这背后的辛酸可想而知……
今年高考结束,我有个学文科的表妹高考成绩为487,按本省二本分数线她是够上一所二本高校的,然而她只能选择民办大学,而看到了民办大学的学费让她很是气馁,她跟家里人说:“难道非得成为大学生吗?”她爸妈非得让她上,顺拿到文凭才有出息,但她心里很不好受,过段时间她是否去上学,我也不是很确定。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好回答,有些人没有大学文凭,他依然能靠自己的努力过得很好,只不过弯路可能要走不少。只能说大学文凭像是大学生进去社会的一块跳板,有了它,也许会少走一点弯路,而结果如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经常说“一代不如一代”,在那个年代,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国家和社会给予年轻一代的重担并不轻,而责任担当与进步发展联系密切,“后浪”们的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