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祭出这张图了。
严肃点,我知道你在盯着什么地方看,注意一下人体图上的数字。
这是《武备志》中的内容,图片是当代人重绘的。《武备志》源流不可考,一种说法是来自中国武术白鹤门的拳谱,与明代茅原仪的兵书《武备志》不同,这本拳法的《武备志》研究的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草药学、招式对拆、格斗哲学等等内容。这本书启发引导了很多空手道先辈。
以下是我译读、查阅资料,然后重新撰写的节选:《七不打》
1、冠状缝。这是人类额骨和顶骨的接缝,是头颅上较为脆弱的部分,击打此处可能会导致大脑损伤,严重的可致死,即使自己用力按一按也会觉得有头胀头晕的症状。这里被打到通常是因为器械或者拳肘的砸击。
2、第三颈椎间隙。颈椎共七节,两端分别连接头部和胸椎(躯干部分),头部轻躯干重,所以颈椎在承受负荷上最薄弱的并非中间的第四节,而是第三节与第四节之间的间隙,也是颈椎病多发的区域。此外颈椎的前三节包裹在头颅范围内,活动性有限,从第三至第四节的过渡开始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因此此处也是容易出现扭伤的部位。击打这个地方有可能导致颈椎和神经受损,继而休克甚至死亡。
3、耳后凹陷。此处是下颚与透露的连接处,结构上较为脆弱。击打此处可能导致下巴脱臼,但更大的伤害是破坏平衡感,刺激神经,导致晕眩。实际击打效果类似下巴中拳,但此处骨骼结构脆弱,硬物击打可能导致骨折。此处靠近耳部,重击可能导致耳膜穿孔,甚至死亡。
4、胸骨上切迹。大致位置是左右锁骨和中间的胸骨柄之间的凹陷处,或者说是脖子和身体的接缝处。这里是呼吸道的薄弱之处,外力能更好地作用于气管,咳嗽时按压此处有镇咳的作用。实际击打时避免击打此处以及咽喉部分,否则可能导致呼吸道受损、神经受损,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5、浮肋尖。人体共有12对肋骨,从上往下数,有10对是互相连接或者与胸骨连接,形成一个牢固的筒状,第11和第12对肋骨没有与其他肋骨连接,因此结构不固定,称为浮肋。浮肋很薄弱,它的尖端更是脆弱,击打此处可能导致肋骨骨折。又因为浮肋包裹的内脏包括有肝、肺,如骨折严重可能戳伤内脏导致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武术对练中,被击打到隔膜、右腹(肝区)等部位可能造成KO,也包含在这一区域。击打此处对心肺神经也可能造成冲击导致心肺功能瞬间紊乱。
6、下阴。不论男女,此处都相当敏感,遭到击打后疼痛感强烈,有可能导致剧痛休克,睾丸破裂等情况还可能危及生命。自下而上的重击即使未对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其冲击力对内脏来说也负荷不小。相信大家都有相关生活经历,不再赘述,也别骗我配图( ̄^ ̄)。
7、心脏区域。此处遭到冲击,一定几率导致心脏骤停,或导致呼吸紊乱,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若肋骨骨折,更可能危及心脏,造成生命危险。
以上是以《七不打》为主,添加一些资料和说明写就的文章,可能存在谬误,仅供参考。
另外说明一下,可能有朋友会纳闷,我们在对练时这些地方都会打,不也没事嘛,这么危言耸听干嘛。
千万别忘了这是有个前提的,对练双方都是有准备的。对练过程中,人会含胸、拔背、收下颚、调整脊椎和骨盆。这样肋骨的缝隙会缩小并且有紧张的肌肉保护,脊椎也会拉直并且调动肌肉保护,下颚收起保护了咽喉,骨盆调整对下阴有一定的保护。因此这些地方不容易被重击,就算被打到也会有肌肉组织严阵以待,自然杀伤力小了很多。
大家可以看这个帖子,观察并调整武术对练中的身体姿态: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腹式呼吸”技术3D讲解》http://tieba.baidu.com/p/2312605736
如果是没有预备的情况下,这些区域都出于暴露且松弛的状态,所以偷袭或者转移对方注意力后击打,效果拔群。搏击中经常有上下左右交错的X型打法,也是在干扰对方找到对方没注意到的点进行攻击,也在利用这个特点提高KO率。生活中一些现象,比如被速度不快的车辆撞成重伤、意外摔倒结果脾脏破裂不治、被足球意外砸中头部受伤(明明头球很猛),如此种种都说明人体在无防备状态下非常脆弱。基于人的这个特性,作为武术练习者,我也不敢说自己街头生存能力有多高,因此至今打架得胜我都归于运气好没被人持械攻击、没被人背后偷袭、没有遇上会转移我注意力的老江湖。那些老江湖可能先示弱或者说点做点啥让你入套,然后一下放倒,所幸我遇到的都是预动大的热血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