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源于生活”一直是文学界公认的准则和共识。但是反观现今的网络文学,大量的武林文化,科幻小说充塞市场,而现代小说和近代传说却被挤在一隅,无人过问,无人阅读,这就显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文风出现了异常!
不可否认,自古至今武林文化一直被读者称之为“正义文化”而被广大受众欢捧推崇。但它却永远成不了主流文化!因为它只是承担着一部分写实文化不敢触及,冤曲得不到伸张的“补充文化”而存在。于是,正义在这里得到了伸张,冤曲在这里得到了安抚。
但是这种文化在历朝历代都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因为文学毕竟来源于生活,因为文学的主要功能毕竟是赏心悦目,给人带来愉悦的。而欣赏它毕竟大多数人不是为了自己精神上得到渲泄的!
这种武林英雄文化在催残压榨劳动人民的反动政权下都会得到热捧,这是社会文化看到在反动政权高压下,在劳动人民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下,给出的暗示和减压的渲泄口!
同样,科幻文化作为一种崇敬科技的象征,西方国家曾以彰显自己的现代科技一流的目的,投入巨资,制作出科幻大片,在全世界大肆宣扬。其目的主要是要让发展中国家见状思难,示弱,认怂。不敢自己发展科技与之抗争!
科幻文化作为普及科技知识是正面的,但科幻文化如果与武林文化结合也以扶弱抗强为主题,这就开始落入俗套而败落了!
试问,写这种文化作品的人,有几个是曾经踏踏实实研究过古代史?又有几个人曾经吃过“科技饭”的呢?其实他们也都生活在与我们同样的时代,对这些都没有“专长”!正因为热捧它们,是因为:一、回避现实,漠视现实。二、哗众取宠,引人关注而已!
中国文学史上,除了少数的优秀神话传说和武林志外,典型的优秀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反映同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思想的作品。因为她们都源于生活,歌颂生活,反映自已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所以,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得以千年的流传和颂扬!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功课!
有的作者想创作,又漠视生活,不去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宁可关起门来,天马行空般地遐想创作,把这些永远捧为主题。其实是沒有多大意义的!打开电视,问问百姓,有多少人在天天“看武林”,夜夜“观科幻”的?
从“人民的名义”上线后,出现万人空巷的状况,就可以看出广大平民百姓们到底喜欢什么题材的作品了!
简书,应该是现代作家的“摇篮”,简书上的文风应该与社会现实一脉相承。因为我们的作品最终都应该,或者向往着走向社会。不接地气的文风,在简书能盛行,但绝对不可能到社会上同样盛行!这是必定的。我们拭目以待。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当代的优秀文学工作者,必须面向当代的社会生活,真正热爱生活,用生活中的精华滋养自已的文学创作思路和才华。用自己优秀的才华反哺社会,歌颂现实生活,这才是正道!
因为:“文学源于生活”,毕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千千万万成功的作家都捧为经典的经验之谈和颠覆不破的真理!
喜欢看请点关注,查阅主頁。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