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给自己say sorry,因为差点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影响了身边人。Fortunately,我挑战了自己,让自己慢慢的静了下来,而且,反省反思之后,我甚至将让我激动的他或者她视为恩人,感谢发生的事让我及时反省,将不合理和不应该降到了最低。也基于此,我重新翻阅了孔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因为一切的不愉快来源于自己知识管理能力较低。
我们是否有发现,九思是在写我们的言行举止,让我们做到仁义礼智,忠实谦让。其实,这本身包含以下一个或两个过程,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显性知识合理化的过程。“思”的过程,实则就是上述的过程,而看到明白了,听到清楚了,脸色温和,表现恭敬,言语诚信,处事谨慎,不懂就问,生气与后患,既得与利益等都是已有的显性和隐形知识,至于到底哪些是属于显形,哪些属于隐形,这是根据个体而定,因为个体的多元和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同,那么个体“知道我知道的知识,知道我不知道知识,不知道我知道的知识,不知道我不知道的知识”内容是不同的。就我自己而言,根据已完成论文的过程来分析,孔子九思可以这样做解。
(1)做论文之前,需要做一个横向的观览,了解一下,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以后研究的趋势,如此,才能看的明白,研究的空白在哪里,本科二年级时通过常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了“地平线报告”分为基础教育版,中等教育版及高等教育版,that's a very useful material to help me to learn about the hot topics and trends.另外,上学期刘老师建议我们快速浏览专业核心期刊近几年的题目,然后找研究兴趣点,也很实用。
(2)听完导师团,亲友团及期刊网的内容,我们要有一个较为清楚和可研究的主题,研究要做什么,要给谁看,会获得到什么,是否有意义,行得通吗?这时候不妨用用思维导图,或者手绘,或者工具,都无妨,一次头脑风暴,一次梳理,进行迭代发展,意外之惊喜也许会突然降临。
(3)看的时候,写的时候,态度尽可能温和,提倡批判性思维,但不能过激的批判,保持中庸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劳动研究成果,这样做出来的研究方可被他人借鉴,敬人者,人恒敬之。甚至,有时间,温和的态度,给人温暖,连唱出的歌和说出的话都会更好听,做出的事也会更值得被赞赏。
(4)恭敬一定得体现出来,不论研究者是领域大牛或是领域新人,我不知道学问与年龄是否成正比,但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前几天还在柴静访冠中大师中谈到年轻与人老的问题。平时生活中,老师,同学也以workshop的形式,互相讨论,做分享,每次都收获颇丰,恭敬地去拜读与研究相关的文章,是能够做全做准的必要条件。
(5)资料整理过程中一定要忠实原文,不可偷换概念,暗渡陈仓,做好参考文献的及时标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NE,虽然自己用的不咋样,但我会慢慢尝试将其熟练的运用,这里特别得说一下我们班的莹莹,雨菡等几位同学,绝对在这方面是我老师。
(6)做研究谨小慎微,必不可少,首先,不能有太强的主观意识,话语间或许强硬,过度不自然;其次,文献聚焦合理,焦点突出,框架适切,易于行文。最后,敢于创新,但绝不能独创,那么多的文献数据库,包括专业的,非专业的,找不到咱们相关的研究主题,貌似impossible吧.
(7)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不问不知,一定得善于发问,在亲友团,导师团的助力下,要么商讨解决,要么获得启发,亦或是获取可借鉴的材料,都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现在多方便呀,用SNS也好,用E-mail也行,或者直接call一call也没问题吧,为了解决问题,反正我是无所不用其极呀,这里要感谢一下身边的老师,好友的助力,只怕以后会更麻烦你们,望包容。
(8)这里要提醒大家,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做太多的研究性任务,因为容易出现多个errors,如此一来,后续的modify过程将变得更为复杂,因为思绪不安定,只怕这时候的思路也会有问题,为防止后面理不清,这时候咱们可以做一些休闲的工作,你可以看看笑话,读读文章,吃吃甜食,多多运动,做做爱好之类的,让自己静下来,再去做,可能会事倍功半。
(9)当前的研究都是集体成果,面对每一次的研究,得考虑道义和利益的问题,有了成果,万不可怀有据为己有的心态,只怕会给贴上这样一个标签“合作到此结束”,我们是一个team,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也很喜欢大家说这句话,不是谁高尚了,而是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亲身经历了合作过程的艰辛,分享成果的喜悦。上述其实都是环环相融相扣的,显隐性知识管理中的孔子九思之我思,也是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愿意听你的故事和评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