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俱乐部会议,按推送显示阵容,我毫不犹豫地得出了四个字:极为强大!加上又有培训师俱乐部的特色环节:微课工作坊。于是兴奋地拖了三五好友前往体验,又能在头马乌托邦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啦。
美好的会议海报两个半小时的会议在超时中结束了,被云峰剧院的工作人员赶着离开现场的时候,还有访客在拉着主席提建议,我们的接待官有点沮丧地整理着包裹,我和以前一样喊大家:同志们!快撤吧,边走边聊。只是这次是为了缓解尴尬,也好让大家尽快撤离这能量很低的场域,赶紧到外面楼下抽根烟,透口气儿。
发生了什么?谁都说不清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会议有点严重超时了,微课评估扫码、入会介绍和来宾分享都没来得及做完,最让人不舒服的是:一个女来宾用很重的口气公开提了两个改进建议。
为了弄清楚为何会发生这些,这些皮囊又好看,灵魂也有趣的可人儿就在微信角色群里自发地开展了讨论和复盘,感谢你们:俱乐部导师刘翔,会议经理孟向尚,总评官孙骁骁,当日备稿黄觅露,青岛俱乐部的准会员梁梦吟,没能到现场的教育副主席王伟,以及其他角色小伙伴们直至凌晨开诚布公的讨论,作为创会主席,我也想明白了一些问题,在此尝试记录,也与各位和后人分享。
我们选择每周四晚上去头马会议,是去舒适区还是不舒适区?
作为一个加入头马两年半的中年马,在认真地做完CC和CL,并且依次卸任主席和上届主席之后,我开始把俱乐部这个越来越温暖的地方当成了港湾,当成了“家”,就像我在CC10的演讲《乌托有个帮》里说的:“我想我想要造一方“温暖”之土,灌“向上”之水,使得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得以在这座城市的黑夜里开出更有力量的花来。”这方水土成了我的舒适区,甚至,以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混在头马圈子的我,也把头马混成了我的舒适区。只有在每次备稿要争取拿第一,以及每年比赛辅导选手时,才在那几丝压力之下加些努力。
昨夜我做了<Interpritive Speaking>第三单元Monoplay(独角戏)的演讲,我模仿一个摇滚乐手讲了篇《不能饿死音乐》,有位初次来的访客后来说她听不懂,你们演讲质量不高。我亲爱的会员们都觉得她说得不对,我那平日里严历的导师也觉得是扯淡,并冲上舞台礼貌又直接地回应了一番。感谢你们,让我的失落有地方可以安放,我的认知不至于偏差,但昨夜我竟然感到那种失落已经是那么的陌生,我几乎忘了两年前我被IE的撑满3分半钟劈头盖脑的给过“建议”,更不记得两年半前自己还收到头马前辈微信问“这演讲你到底能不能听得懂?”。以至于这引发了我得另一个思考,每周四晚上我来俱乐部,是来舒适区里找快乐的,还是抱着打磨自己的心态来不适区里适应这种不适的?即使是情绪波动中的自己也清楚明白地知道:我最初来这里的时候,是想找不适的,因为弱者找舒适,强者才找不适。于是我决定未来也要多多告诫自己,记住这个初心。
头马规矩那么多?我们要严格按着来还是放飞自我?
这是在当晚会议之后的复盘时,我们秘书长抛出的一个疑惑,大伙儿对她的问题后来又做了定义上的明确,并给了比较多层面和视角的回答。各个回答能达成共识的部分是:要先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充分了解现有规则,不断练习,融汇贯通后自然就可飞翔了,我们不建议跳跃学习步骤,我们鼓励刻意练习,不断复盘总结后进行迭代升级。
为了锻炼会员,特别是官员们对例常会议组织的综合能力,从而帮助他更好地做好培训师,在俱乐部正式注册之后,我把会议经理的制度保留了下来。这是一个其他俱乐部里没有的角色,他要在官员团队的帮助下负责进行所有角色的招募,调配,辅导和奖励。为了帮这个角色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我们还整理了会议经理SOP,角色指南,供大家阅读参考和迭代更新。文件是传承下去了,同志们有没有仔细看,甚至完善再创新?请允许我在这里打个问号。即便是读了,是否只是照猫画虎,还是会深究这么做的缘由,并举一反三呢?所以,就像这次的会议经理在昨天讨论最后赠给大家的那句话一样,当学习者进行创造时,学习才会发生。未来头马新教育体系Pathways要上线了,整个教育培训行业也在随着时代和技术发展不断变革,期待我们能先打扎实基本功,然后一起尝试和玩出更多的新花样。
为了提升俱乐部的会议质量,我能贡献什么?
伟大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曾用整一个章节阐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对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必要性,他鼓励管理者们时常问自己:我能为组织贡献什么?
请允许我我夸大下昨夜这个来宾发言,把它称作一次”危机公关“,对此,小伙伴们都能贡献什么?有人第一时间冲上去回应,有人会后与对方当面沟通,有人主动发起复盘讨论,也有人被坏情绪淹没、生了好久的闷气。其实在这件事上,我完全没有资格去评论任何伙伴的行为,我只是真的十万分地羡慕那位能第一时间回应这事儿的伙伴,因为我自己是在听了他的回应,并在会后和几个伙伴又探讨深聊了一番之后才弄明白这事儿的CC结构和CL评估标准的。如果我的经验积累能更多些,价值观能更明确些,自信心也再强些,我或许也能像他这样处理好这事儿,并处理好更多类似这样,不可避免,又不知何时降临的”危机公关“。因为在这时代”真正考评人们素质能力的标准,就是对‘万一’的应对。“
今年俱乐部两周年庆的时候,我说我们能每年向大区输送冠军级别的演讲者,不是因为什么黑幕,什么兴奋剂,只是因为我们每一场会议的超高质量。春光明媚好时节,不妨也请主席带领大家问一下自己:”为了提升俱乐部的会议质量,我能贡献什么?“至于我们这些过气的、退休的长老会成员,只要俱乐部明确有合理需要,我们就好像诗里写的那样:”心在树上,你摘便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