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成长励志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作者: 叶子追逐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8:05 被阅读31次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世人都道苏子有惊世之才华,有报国之志向,有开阔之胸怀,此乃苏轼给世人展现出他乐观旷达的一面。但是经过对苏轼的诗词深入了解后,尤其“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诗词中多了些许壮志难酬的郁闷,被贬身处异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我排解忧愁后的潇洒从容与自得其乐的精神,让我对苏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乐观旷达的,而苏轼的人生旷达精神却是深深感染到了我。尤其对于苏轼而言,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在文学上造诣也颇深,却还是历经多次贬谪,仕途相当不顺,仍能写出那么潇洒的诗词,身处逆境,仍然自得其乐,让后人十分敬仰。关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诗风特点大致分为四种,且让我们在对于苏轼的诗词研究中,走进这个宋代文坛大家的内心世界。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一.被贬后的壮志难酬,感慨颇深

      当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被对立势力打压,不得已被至贬地方,谁又不是满怀郁闷之情呢?苏轼当然也是这样。

      正如诗词《卜算子》上阙所写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此刻的诗人内心是如此的寂寞,看着残月挂在树枝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也已经漏尽,此刻已是夜深人静,诗人却一个人呆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想像着有幽人独自往来,就如同飘渺的孤鸿影子一般。这眼看到的幽静之景与内心想象的幽人或是看到的孤鸿影子,无一不在透露着诗人此刻内心的寂寞之情。再到下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里表现了词人孤高和洁身自好的品质。为什么不愿意随便栖息,因为词人就想要在朝廷这棵大树下栖息,有一番作为。但是又为什么“沙洲冷”?我想大概诗词人的内心感到悲凉吧,朝廷不懂得重用自己,还贬谪自己去小地方。徒有一腔报国之热情,无处施展才华,这让人如何不郁闷?如何不感到内心寒冷?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二.对亲友思恋,感情深沉豁达

      被贬至地方,不但是自己报国志向难以施展,还要被迫与亲友分隔,在这段无人问津的落魄时光,苏轼必然是想念远方的亲友,对现实充满无奈,却又将感情表达的深沉豁达。

      尤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一出,就成为千古佳句。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的正常,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可见苏轼对于人生悲欢离合看的很透彻,即使此刻忍受着别离之苦,仍然能够客观的看待现状,能够豁达的面对当下,这样的苏子让人敬佩。后面他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的呆在一起,即使想念的亲人远在天涯,也希望大家能够彼此共赏眼前这轮明月。这是苏轼自己的感概,他既是安慰自己,想着自己思恋的亲人此刻一定和自己一样思恋着自己,共赏这眼前的明月。同是他也是具有普世的思想的,他不仅想到了自己思恋亲人的酸楚,而且还想到了此刻其他经历别离的人们,提出的美好祝愿,这是他对己也是对天下所以人的美好祝愿。全词感情真挚,结尾回归豁达主旨,让所有读此词的离人都不禁心头一暖。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三.对于生活乐观旷达,潇洒从容

      苏轼是一位乐观旷达的文坛大家,即使是历经多次被贬,仍然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他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用古来的英雄豪杰自比,既表现了自己自想要和他们一样建功立业的心情,又能够在现实的打击下乐观面对生活,潇洒从容的面对当下人生。这样一身才气而又潇洒的才子,古来有几人能够与之比肩?

      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苏轼对于人生乐观的态度,在他眼里:千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自己一点的小悲伤何以忧愁?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的英雄人物,曾经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风流人物,亦或是掌控凡人生死的帝王将相都不过随着历史的长流,被大浪淘净,他们曾经的经纬事迹也不过成为过去。反观自己的现在,自己不过一介小官,功绩自然不及那些千古人物,在仕途上的波折也是在所难免的。能够这样乐观看待自己,看待古今风流的人物,实在是除苏子外难找第二人。再到后面怀古的那句“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强撸间灰飞烟灭”足以显示了苏轼在仕途的志向,周瑜是苏轼所仰慕的对象,他希望自己将来和周瑜一般,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并乐观的相信自己如果有机会,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理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全诗我最喜欢的两句,苏轼表示自己神游当时战地,由于多愁善而早生白发。在他看来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这江上明月。这后半句的转折实在是精妙,在他看来这世事烦扰多忧心,唯独这江上明月让人见之舒心。想到这的苏子,心境一下就变的潇洒从容,这人生与江月相伴,岂不美哉?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四.虽身处逆境,却能够自得其乐。

      都已经是被贬的失意之人了,也许是你我常人早已郁闷于家,但苏轼却能够在逆境中苦中作乐,能寻得自己其他的乐趣。在苏轼看来人生态度最重要,不管所处何境地,都要有人生之乐趣。

      正如他诗中所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是苏轼在沙湖道上遇上大雨所作,同行的人都因为淋了雨,感到狼狈。却独有苏轼能够有悠闲的心境,他觉得此刻,我们应当放开喉咙,在雨中一边吟唱一边从容前行,拄竹杖穿草鞋便胜过骑马。这些都是小事又有什么可怕?人生当是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生。这里苏轼想要传达的是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想法。外在的一切小事都不能够打倒词人不畏坎坷的内心,苏轼此刻是豁达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词人对大自然的人生感悟。既然大自然的雨晴都是自然的,都是毫无差别的,社会中的政治荣辱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苏轼在这样一个遇见雨的日子里顿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也获得到了生活的小情趣。这样一个自得其乐的潇洒词人,让人因其词而对其十分倾心。 

  纵观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词的风格,比之前多了几分壮志难酬的无奈,也因为被贬而更思恋亲友不得见的无奈。但正是由于被贬,苏轼却对人生有另一番旷达之见解。纵使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但他对人生态度却不改初心的乐观,豁达。他的词风在经历挫折之后更加的豁达,更加的境界开阔。

相关文章

  •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世人都道苏子有惊世之才华,有报国之志向,有开阔之胸怀,此乃苏轼给世人展现出他乐观旷达的一面。但是经过对...

  • 人的境界

    我的世界根本没有你,而你却在你的世界里费尽劳神的算计我! 这是苏轼的人生境界。苏轼由于乌台诗案(因为衘史台中常种柏...

  • 读《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有感

    要想了解苏轼这首诗,我们要先知道乌台诗案,乌台诗案简单来说就是一场文字狱,皇帝身边的御史告发苏轼,说他讽刺朝...

  • 我渴望孤独

    一 夜读苏轼,觉得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苏轼有种难言的孤独,有诗为证: 诗一 《临江...

  • 教学反思(一)路长人困蹇驴嘶

    昨天讲苏轼的乌台诗案,参照莫砺锋先生的《漫话东波》。他在书中感慨乌台诗案对宋代政治生态的破坏,颇有同感。 讲苏轼的...

  • 终于遇到黄州

    李俊宇180719 对东坡有点了解的人,大都知道“乌台诗案”。那是苏轼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不仅是因为乌台诗案把苏大才...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最近在看苏轼传记,人到中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仕途无望。但好在苏轼游出了人生的苦海。 很喜欢《定...

  • 夜读东坡——与苏轼一起风雨中穿行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对于苏轼来说既是不信中的万幸,也是苏轼人生重大的转折点。我们说过,苏轼...

  • 走向成熟

    余秋雨先生认为苏轼在经历了黄州之后走向了成熟,乌台诗案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之前他是苏轼,到了黄州,他成为了苏东坡。之...

  • 【苏轼: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东坡居士流放黄州的心事

    【诗词背景】 苏轼一生心怀天下,然后生平多不得志,而且,曾经遭遇“乌台诗案”,险些命丧黄泉。 乌台诗案,算是其一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变,人生境界更加开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f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