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推敲随想

推敲随想

作者: 懂得___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0:28 被阅读0次

《推敲》是笔者执教过的课文,写贾岛揣摩月夜访友写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还是用“敲”字好的故事。

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都被“苦吟诗人”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而感动。为了寻求一个字的精准与妥帖,为了比较两个字的微妙差异,投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推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让学生养成在比较中“推敲”的习惯,做到说话习作时表情达意的妥帖,应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好方法之一。

课堂中的语言比较怎么做呢?

1.换一换,变一变。

“推”呢?还是“敲”好,要在比较中体悟两个词语在表达上的区别,要把原来句子中的一些词替换,变化成不同的句子来研究。郭沫若在创作戏剧《屈原》时,有一段婵娟怒斥宋玉的戏,本来的台词是“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后在一个演员的建议下改成“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虽改动的只是一个字,语言的力量却大大加强了。

教学中,对关键语句让学生换一换,促进学生体悟关键词的表达效果。如在学《艾滋病小斗士》里“恩科西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让学生找一找有哪些词语可以代替“挺”字,再比一比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最后体会到“挺”在表达恩科西坚强勇敢的作用。我想,经常这样换一换,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遣词造句能力都会有所帮助。

与换一换相近的方法是变一变,教材中有许多不同的句式,陈述句、双重否定句、设问句、复指句、反问句之间互相变一变,不仅有趣,更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句式独特的表达效果。

2.加一加,减一减。

真正的好文章总是“增之一字则太繁,减少一字则太简。”对语言做做加减法,也可以进行尝试。

如小学课文里《恐龙》第一句“大约两亿年前,恐龙就在地球上到处漫游。”问问学生减去“大约”行不行?在前后的对比中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概数看似不准确,却让句子意思变得更加精确了。

再如胡适先生的寓言作品《差不多先生》里“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如减去第二个“差不多”,句子变为“差不多先生要死的时候……”两句对比,第二句对“差不多先生”的嘲笑与调侃的意味变得欠缺多了。

3.调一调,转一转。

清朝有名权臣曾国藩在外带兵,多次吃败仗,他给朝廷写奏折说“臣虽屡败屡战,但屡战屡败……”师爷看到后改成“臣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未增一字,未减一字,只是调整了 一下语序,却让人读出曾国藩带兵勇敢作战的意味。

调一调语序,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带领学生玩玩变换语序的游戏,让学生充满了情趣。笔者曾让学生对“山、羊、山、上、吃、小、草”几个字用不同的语序说一说,结果出现了“小羊上山吃草。”“羊吃山上小草”等十几种不同意义的句子。

调一调,转一转还可以从语句中的标点与停顿处着手,如把'男女授受不亲。'转成“男女授受不?亲!”把“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改成“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句子意思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从以上三点看,语言的形式变了,带来了语用意义的变化,在我们的语文课上,适时用用,学生觉得语文很有趣,“推敲”的习惯就慢慢的扎根了。

相关文章

  • 推敲随想

    《推敲》是笔者执教过的课文,写贾岛揣摩月夜访友写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还是用“敲”字...

  • 【七绝】《推敲》随想

    【七绝】《推敲》随想 文/张罗 僧坐山门到鼓交, 鸟归池树入桠巢。 ...

  • 推敲

    第22届的年会在灵宝顺利召开,圆满闭幕。但年会给灵宝教师带来的深深震撼,却仍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 ...

  • 推敲

    课文早就读过,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就提到过推敲的故事,毕竟这是他最具有特色的故事。 这节课,讲故事我不重点指导,以检查...

  • 推敲

    文学之所以称为文学,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能默默感受到作者描绘的画卷。千人千异,一千个观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推敲

    我的活着,仿佛经不起推敲 一碰,就像晨露落下花朵 在大雾中觅不到踪迹 光剩角落盛开的蘑菇 我们的活着,越来越脆弱 ...

  • 推敲(*)

    又是一位老师写了一首诗: 日出暖洋洋, 春花香喷喷。 鸟儿枝头俏, 高歌醉煞人。 我觉得改为: 日出暖洋洋, 花开...

  • 推敲

  • 推敲

    这年华只剩下 一声回声 回荡在空空如也的梦里 如漂流的浮萍 划亮眼角最后一抹光亮 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 是昨日最后的...

  • 推敲

    千年之后 我试图推开那扇柴门 池边的树上,有很多鸟宿 却不见僧来 我费劲全力推开 想象中的吱呀声 震落尘埃 我看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敲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gq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