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出差旅程中的火车是一个“袖珍社会”

出差旅程中的火车是一个“袖珍社会”

作者: 傲然无双 | 来源:发表于2023-01-08 09:58 被阅读0次

    今天过得很充实,早上五点就起床,然后坐在电脑前,心里默默复述分享话术。

    早在月初的时候,受邀进行一场分享,可选三个日期:1月8日、14日和29日。

    14日是我个人精英小圈的分享日,29日已经到了年后,那个时候怕有“新年后遗症”,万一什么都不想干了怎么办?于是选择了就近解决,8号就上吧。

    但是7日晚上我个人的精英小圈有分享,8日早上还要分享。我已经习惯了在晚间黄金时间段进行分享,所以第一次那么早分享,很不适应。

    虽然分享过程很顺利,效果也很不错,但是头疼了一天。

    在分享之后,躲回被窝睡“回笼觉”的时候,我头脑中突然有一道灵光击向回忆大门。

    我想起了在“北漂”时那几年。2012年是我最富足,但是也最繁忙的一年。那年我连续在外边出差4个多月,中途回京不到一周马上又出差,直到过年前夕才得以回京。

    由于当时没有什么出差类工作的经验,不懂得出差是非常苦逼的差事,还觉得一定很有趣,很有挑战。所以和面试的领导信誓旦旦地保证,我可以!

    后来的遭遇我也不想多说了,整天疲于奔命,一开始顶不住工作压力,反复患 上急性肠胃炎。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在内蒙一家面馆里。旁桌两个女孩儿的大碗面已经吃干净了,我一个大男人,点了一小碗面才挑了几根。实在是吃不下去,心里全是事儿。

    商务领导批评我说:“不要把一个项目干到一半就跑去另一个项目,这样疲于奔命,哪家客户都不会说你好,还给自己搞的很累。”

    后来一方面通过做的项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就是在一次次旅程中的火车上得到了很多“贵人”们的点拨,我渐渐搞定了心态,懂得了如何去做。

    这近两年的时间,我坐了前半辈子总计都没有那么多次数的火车。几乎每天都是在路上。可惜不是旅行,是工作。

    客户说:“你真是喜欢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啊!”

    挑几个比较重点的人说一下吧。

    法师——释道顺

    一次去西北格尔木途中,遇到一位去西藏的尼姑。她给我一张名片,上书:汉佛教文化代表——释道顺。

    我知道汉佛教的弟子们法号好像都是“释”开头的。她出家前是一个公务员,45岁,浑身都是病。后来感觉自己的体制工作实在没意思,每天都是人情世故,最终选择了遁入佛门。

    说来也怪,在体制内时,自己一身的病怎么也看不好,当了法师之后,身体奇迹般康复了。

    她给我讲,她身边的人有很多假僧,拿着一些护身符之类的出去售卖。她说遇到了这些人,不要去谤道,敬而远之就好。本来错在他们,你去谤道,最后佛祖惩罚你就值了。

    她还说,她身边的人见得更多的是那些“假僧”,所以看到她如此地规规矩矩遵守佛门清规,就笑话她:“你看看哪个和尚像你似的,一天就吃两餐,还是菜粉和药粉,你要疯啊?”

    说的时候,差不多到了饭点,她拿出她随身带的钵盂,一个金黄色的钵盂,体量还挺大的。然后她从两个塑料口袋里倒出一些灰色粉末和绿色粉末,掺和在一起搅拌匀称之后,她请求我帮助她去接一些热水。

    我拿着那个大钵去接热水,然后将两种粉末泡开。我闻着粉末被开水浸泡的味道,感觉和油茶面一样的气味,很好闻。

    我拿回给她,她双手合十冲我一拜:“谢谢菩萨!”

    我问:“您为什么叫我菩萨?” 她说:“世间人人皆是菩萨,只有悟道、脱凡之人才能为佛。”我叫她大师,她纠正道:“你可以叫我法师或者师傅,不要叫大师,只有住持才能被称为大师。”

    后来我要下火车了,她随缘我好多口诀和书籍之类的。她说:“那些孝经和道德经之类的国学书籍,火车上都是售卖的,我是送的。这是布施,结缘。”

    热心东北大姨

    有一次去德令哈,坐T28途中结识一位阿姨。她和我闲聊,了解了我的工作之后,觉得我太辛苦了。然后听出我的口音也是东北,她是鞍山的,我是沈阳的,我们也算辽宁老乡。

    我向她随口抱怨了一下现在工作压力太大,整天为了项目疲于奔命。凌晨三点,大家都在熟睡之中的时候,我正拎着旅行箱刚下火车,到处找宾馆呢。

    大姨很实在,她对我说:“小伙儿,工作这东西永远做不完。我们尽力做就好,不要像现在这样急。你做不完,领导还能把咱杀了啊?客户如果德性好,怎么做他们也配合、理解;如果不好的话,你怎么累,他们也不会有半点同情和心疼的。”

    也就是大姨这句话,我在后来同时面对很多项目的时候,心态就是各种淡定,无论你客户怎么催,我就是必须先做完一个项目再去另一个项目,你愿意投诉就投诉去,反正造成忙不过来的情况也是公司市场和商务部的同事们的“杰作”。

    传统观念的舞蹈老师

    有一次,还是去西北的途中。一位50出头的教舞蹈的老师和我坐对面,我旁边中途上来一个小伙儿,年纪和我当时差不多,穿着漏洞洞的牛仔裤。

    这位老师和我聊了一路的艺术和他的教学生涯了,看到小伙儿这身打扮,直接当面批判起来。当然,言辞不激烈,就是诸如:我接受不了现在年轻人穿这类的服装,为什么要穿破的之类……

    小伙儿也很有素质,耐心地告诉他:“老哥,这是现在的时尚,比较流行款。”舞蹈老师说:“为啥会流行这种衣服呢?我看过去的那种乞丐服,现在也特别流行,身上左补一块,右补一块的,这个社会怎么了?”

    我的随行同事

    我和一位同事共同负责整个西北大区所有项目。通常我们一起坐28小时的火车从北京直达格尔木,如果去德令哈或者乌兰这些地方,那我们会在格尔木倒车。

    有一次彻底忙完回京,他在火车上一边看着《论语》一边问我:“强哥,你对未来的生活有没有什么目标?”

    我当时28岁,整天除了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喝玩乐、然后就是为了活着而工作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未来,也没想到有人会问我这个问题。

    但是为了面子,我还是说:“我有目标。”

    但是当同事问我什么目标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说什么。那个时候我甚至不知道目标是什么?如何制定目标?我当时想买一所房子,算不算目标?

    我说目标这东西,定了也白定,先好好工作,然后赚够钱回家吧。他问:“回家之后呢?”我答:“该干啥干啥呗。”他笑了一下,接着低头看他的《论语》,没再说话。

    时隔多年,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强帅,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我会把短、中、长期的目标都很清晰、明确地讲给TA听,但是当时,我感觉我真的是很迷茫,整天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所以,通过在火车上接触的这些不同人,每个人对我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影响。虽然那时我还算年轻,从来没有真正“觉醒”过。但是因为他们的某些话语,我尝试着改变过,调整过,也确实好受一些。

    我觉得我那段时间坐过的每一列火车都是一个“袖珍社会”,社会太大,遇到的人很有限,时间很久也不一定能从彼此身上学到什么东西。

    但是仅仅是这些一生一面之缘的人们,有时候就可能会点醒和改变你的人生,只要你用心去悟了,自省、反思、认知觉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出差旅程中的火车是一个“袖珍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hu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