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入职培训时,记得老师介绍的公司核心价值观中有一个词叫“同理心”,大概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我听到感觉有点新奇。大概企业倡导同理心,既是为了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即减少正面冲突),也是为了更高效、顺利地做事情。可是到底什么是“同理心“?
后来我学习了心理学,原来“同理心”就是“共情“的同义词。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要是考试,我一定不会选错,但怎么做到呢?
那些年,经历过的尴尬共情……
说共情,总得先有“情“。从小我不缺吃喝,也不缺教诲,可听到的更多是道理,不经常有情感流露,更别说与别人有情感共鸣了。
当感到厌倦、无助,我听到的是”你要努力“。当遇到苦难,听到的是”你得坚强“。和妈妈吵了嘴,心烦意乱,想诉诉苦,可听到的是”你得理解她,毕竟是亲妈“……
听到这些话,句句善意且理性,却把我噎得没辙——这不是共情,这是帮我压抑和逃避那些无助、挫败、伤心,等等。我感到不被理解。
大多数人都对痛苦,都避之不及。于是本能地拒绝陪我一起苦,索性谈些理性层面的话,毕竟这样轻松些!
现在想到这些,不禁输了口气:当年自己不容易,别人也没办法。
“距离产生美”,但万万不能是心里的距离
近来工作越来越紧张,我经常在晚上十点后收发邮件、作报告。一天晚上,先生见我又打开了电脑,淡淡地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升职了就更忙了?”明明是关心我,可是我听了却有点气恼,瞟了他一眼,冷冷回到“我哪天不忙了?”
我妈经过我的桌前,“早点睡吧,别太累了。”我心里倒是暖暖的,知道还是妈心疼我!
后来,先生又对我说了几次,总是围绕着“升职”、“事儿多”、“团队”等等。明明人家在找话题关心我、替我解忧,可我却越听越急,忿忿地回复:“跟这没关系!”
“那我还能说啥?真矫情。”他嘟囔着。
那一刻我就想被不会共情的咨询师逼急了的来访者,本来心里就不舒服、脑子就乱,真不想听他给我说这么多事务层面的道理。
那我想要什么呢?我静下心,问了问自己。
不懂共情,生生把亲密变成了隔阂、赌气。当围绕着现实层面谈话时,即便我们为对方着想,也是找各种逻辑去分析对方,而心里的距离越来越大。
试着这样做
不论是过日子,还是当咨询师,都要练习共情。
1.不要急着询问对方有情绪的原因,因为一旦从现状里找线索,就不容易用心体会这个人。
2.停下来品品ta的状态,即便是难受的感觉。
3.即便经历不一样,谁都有过伤心、无助、难过、自责的感受的,这是彼此共鸣的基础。
4.如果可以,再试着理解对方的动机和期待,这可以为支持对方提供思路。
5.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如果自己别扭,那也不要表达共情。
心有灵犀,话不多
我静静品了品,心里原来有这么多焦虑和担心。我鼓起勇气对先生说,“老公,我这阵工作太累了。可是每次听你把我的辛苦归结于升职,我都会来气!你知道,不管挣两千还是挣两万,我一直是这样的。如果不把事情做好,我就会特别不甘心……”
他沉默了两秒,“嗯。知道你一向负责任、能担事儿……所以我当初才选你。”说完他乐开了花。
我偷偷落了两滴泪,既有温暖,又有心疼,还有一丝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