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想法
从“心如止水”思起

从“心如止水”思起

作者: 通尘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8-01 22:50 被阅读0次

        前些天里,一首名为《心如止水》的流行乐盘踞了各大歌曲排行榜的前十位,以其独特的曲风和制作俘获了众多歌迷的耳朵,而我的耳朵赫然在其列。并且,享受着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之余,其颇具深意的歌名——心如止水还不禁勾起了我的连篇遐思。

        生活中,“心如止水”常用以形容于那种稳重而超然的心性修养境界,大都用于描述高人风范。这样一种高深且理想的心态,恰如庄子所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就此而言,镜子和止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给人一种不为物所累、不为事所牵的意象。一般认为,这样的境界是通过自身的不懈磨练而才能达到的,其所彰显的实质上是个人的内在修养工夫。然而,我却随即联想到一个令人费解之事,即“止水”可不是靠水本身能实现的吧!

        无论是曾亲身观察过河流,还是通过间接渠道所了解到的常识来看,我们都知道决定水流或缓或急的是其所处的地势风力以及物理上的万有引力或空间弯曲。那么,我们是否同样可以认为,类似控制着心理波动状态的因素应该也是外在的,例如人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以及某种冥冥中的时势或者“大道”。换言之,要做到心如止水意味着要么面对的局势是稳定的,要么能把局势看成是稳定有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欣赏田园风光时心中一片宁静,而对于熙熙攘攘的经济社会时却是如此的烦躁忧愁。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能力出众的知识青年想逃离城市退居乡下,更有甚者还选择了出家当和尚,其原因可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他们抗压能力弱,最重要的或许更在于城市的生活的确是折磨人吧!

        当然,我们始终还是会比较认同“大隐隐于市”般的风度和气量,追求外化而内不化。而若想在这样环境下过上“心如止水”的生活,窃以为有两点至少要做到:一是心若深渊,二是心似卫星。众所周知,水位越深的湖泊海洋,比起整体而言,其表面的风浪实在是微不足道,也近似止水了。与之相仿,一个人的内在涵量越宽广,对于身边发生的是是非非自然不放在心上,看得越淡、越轻。再者,物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皆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运动无处不在,静止不过是一种相对运动的状态。同样的,心如止水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动,而是在一定视域参考系中的不变。受限于地势的止水毕竟难得,且不易永存,而如果能如地球同步卫星这般以整个地球为静止的参照系,除了与更范围的宇宙空间作比照之外,谁又何以看出它是在运动着的呢?我辈之人,当以此为宏愿!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此刻正敲着字的自己可没有处在“心如止水”般的状态中,甚至正相反,说是波涛汹涌也不为过,毕竟写作之人总是想宣泄些什么。另外,心如止水到底是不是我们的真正所追求的目的,还是说背后在积蓄力量,以待某一时刻得以从容爆发绽放呢?

相关文章

  • 从“心如止水”思起

    前些天里,一首名为《心如止水》的流行乐盘踞了各大歌曲排行榜的前十位,以其独特的曲风和制作俘获了众多歌迷的耳...

  • 无题

    养儿防老思承欢 怡孙满堂各悠然 无奈奢侈天伦乐 心如止水自长眠

  • 经营

    心如止水封情溢, 爱似明镜映满思。 萦绕绵绵意不绝, 回荡渺渺露化泪。

  • 202007011157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我于今早重生,来时心怀暖阳。 摘自 b站 思哲猫 评论

  • 孤灯

    穿越时空的隧道 我已心如止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一只候鸟飞过 只在我的心门之外徘徊 从明天起 多关心身边的人 给...

  • 心静的人,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过得幸福

    心如止水,你会宠辱不惊;心如止水,你会知足常乐;心如止水,了无杂念,平淡的日子也幸福。 心如止水,不是看破红尘,而...

  • 现代诗|从《静夜思》起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整齐的四句,却抵得过一首歌的繁复制作 而它令人念及的轻...

  • 旦夕不见夺一世情缘

    疏影摇曳, 暗香浮动深夜搅。 动情怀古, 是夜枫林桥上行。 漫漫路,慢慢思, 心如止水,如能倒覆, 谈何雨夜煮茶。...

  • 原创《愁断肠》

    文/心如止水 卷帘西楼独望,月如钩。 三更辗转不眠,思故乡。 老母八十有余。愁断肠。 长夜漫漫愁断肠。

  • 无标题文章

    心如止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如止水”思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ph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