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4-09-03 06:29 被阅读0次

    晏殊在主持科举考试的第一年,出了一道信息不足、有歧义的题目,他希望在考试中有考生能发现这个问题。

    欧阳修不负晏殊的期望,看出了考试题目中的问题,于是他得了第一名。

    欧阳修幼时家贫,没钱买书,常常去当地有钱的读书人家借书抄录。

    《昌黎先生文集》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文集,韩愈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本人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朴实内涵深刻的文风对欧阳修产生了极大影响。

    贫困并没有阻挡欧阳修学习的步伐,他勤学苦读,在17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流行写华而不实的骈文,科举考试也基本以骈文为主。欧阳修因为偏爱自由表达的散文,投两次科举都没能考上。

    经历的前两次的挫折,聪明的欧阳修很快学会了变通,终于在第三次考试中所向披靡,最终金榜题名。

    欧阳修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洛阳,当时宋仁宗重用改革派范仲淹。范仲淹因改革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疯狂弹劾,被贬饶州。

    欧阳修为其仗义直言,给落井下石的高若讷写了一封公开信。

    这封公开信就是非常有名的《与高司谏书》,全文慷慨激昂,有理有据,把高若讷说成了一个伪君子。

    高若讷一气之下,使出绝招――告状。于是欧阳修被贬去了夷陵。

    由于宋仁宗改革决心坚定,几年后,欧阳修收到诏命,重新回到了京城。

    这时的范仲淹也早已回到京城,开始大力推行新政。欧阳修作为谏官,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职业优势,随时随地为新政摇旗呐喊,战斗在第一线。

    所谓“枪打出头鸟”,太过积极的欧阳修被政敌们盯上,遭到恶意抹黑。

    而且因为他太出挑,几乎拉满了仇恨值,最终被政敌泼了满身脏水,被贬去了滁州。

    欧阳修这一次离开京城的时间比上一次长了许多,在外地过了近十年天高皇帝远的日子之后,宋仁宗再次召唤了他。

    当时朝廷正在花大力气改革吏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

    51岁那年,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考。当时文坛风气很不好,文章不是辞藻华丽、强行押韵,就是用词生涩。这样的东西要么是假大空,要么是不说人话。

    这一次欧阳修终于能出一口恶气,来报复让他两次落榜的骈文。科举主考这个职位,给予了他扭转文风的机会。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欧阳修(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uf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