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矛盾的“鸿”想到的

作者: 单身南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13:38 被阅读0次

1916年,矛盾先生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的经理孙伯恒非常赏识他,给他写了求职的推荐信。

矛盾便带着这封推荐信到上海求职。他去见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张元济先生时,在门口的传达室发生了一件事,被矛盾先生记在了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

当时,传达室的看门人要求先登记,便问他叫什么名字。矛盾当时用的是学名沈德鸿。名字报上后,看门人对前两个字没什么疑问,对第三个字却不甚清楚。便问:“三点水共字的洪罢?”

矛盾答:“不是,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鸿。”

那人茫然地摇头,表示不懂。

矛盾又说:“是翩若惊鸿的鸿。”

那人睁大眼睛,还是不懂。

这时,旁边一个也在等候的人插嘴说:“是江鸟鸿。”

登记的人皱着眉头说:“江鸟鸿,人人都懂,你偏不说。”

看到这个故事后我不禁想到自己现在的写作。常常在要写什么和多媒体读者喜欢读什么之间犹豫不定。

很多写作指导老师说,写作要紧跟读者的需求,读者喜欢什么就要写什么。自嗨式的写作在多媒体时代是没有市场和前景的。

对此,我总是感觉不以为然,写作不该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吗?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不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表现出自已的真诚吗?

但自媒体时代,各平台却大都不喜欢自嗨式的作品,因为这不是平台读者所喜欢的。所以,他们的推荐机制也会根据阅读者的需求而制定。

读者喜欢用碎片的时间看娱乐性强的短文,所以,各种标题党、热点短文、热点人物文就会占据平台推荐页的首页。而一些纯文学的优秀长文只有寥寥几人光顾,只有在纯文学的网站或杂志上才可能得到读者青睐。

所以,写作还是应该关注一下受众者,使写出来的文章能对上他们的口味才行。毕竟,写作的终极目的是让读者看的。如果阅读者不感兴趣或看不懂,那写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刚出学校门的矛盾先生大概也没有想明白这一点。假如,在见到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元济先生时,他用那两句文绉绉的话介绍自己,大概王先生会很喜欢。

那个年代,传达室的看门人文化水平大概不会很高,会写几个字已经很了不起。矛盾先生和他比文采显然是看错了对象。看门人喜欢的语言就是直白的大白话 ,再美的诗词,再高雅的成语,他听不懂或不喜欢,那就只能是废话。

说话要考虑听者的需求,写作要考虑读者的喜好,这大概是我写作入门必须要考虑清楚的事。

相关文章

  • 由矛盾的“鸿”想到的

    1916年,矛盾先生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的经理孙伯恒非常赏识他,给他写了求职的推荐信。 矛盾便带...

  • 由zealer专访周鸿祎想到的

    昨日看了zealer专访红衣大炮的视频,里面问道老周对于手机行业发展的看法,不禁回想到之前面试ucloud的...

  • 由抖音引发的家庭矛盾想到的问题

    今天从一件小事讲起吧! 事件发生起因是女人觉得刘诗诗很漂亮给男人看,男人撇了一眼,轻蔑的说我最近喜欢不化妆唱歌跳舞...

  • 由欠钱想到的

    事件的起因是别人欠我钱不还,我就从他店里拿一些蚕丝被顶账。然后我便宜处理想快速回点款。 感悟1:由...

  • 由早恋想到的……

    可能是年龄渐长的缘故,我对身边所有的感情愈发冷静理性了。曾经在十多岁时,狗血偶像剧里,恋爱的人为对方背弃全世界,甚...

  • 由骆驼想到的

    今天,与学生一起学习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文中讲,小小的林海音被骆驼咀嚼的样子深深吸引住了:“那...

  • 由背书想到的.....

    星期五的早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外面玩,过了一会大家看到董老师来了,一个个慌慌张张的跑进了教室。 董老师走进教室...

  • 由背书想到的……

    今天,董老师下达了紧急“命令” 董老师让我们在今天之内背完26课《灰椋鸟》这一课。一开始我...

  • 由背书想到的

    在星期五的时候,董老师发脾气了,因为我们本应该在星期四背第26课,可是我们在星期五还没背掉。 早...

  • 由背书想到的……

    星期四的晚上,董老师没有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她想让我们背书。可是到了星期五的早上就只有陈华栋一个人被掉了。所以同老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矛盾的“鸿”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uw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