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孩子不爱阅读,大量文章说父母要陪伴孩子阅读,有父母陪伴当然好,画面很温馨,现实却很无奈。可父母只能陪一时,很多父母等孩子睡着后,要忙着做家务,工作上的事。日子比树叶要稠,时间久了,父母的陪读就会中断。孩子不阅读多半是父母因为各种忙没有坚持陪读,孩子看见父母没读了,自己也不读了。

需要父母陪伴的孩子其实并没有真正爱上阅读,有时不陪就是永远的陪伴。
我们要思考希望孩子什么时候阅读,在面对外界许多诱惑的时候,他不会阅读,就像沾染了社会烙印的成人,心思杂了,无法静下心来反复咀嚼文字一样。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在这个时间形成条件反射。睡觉前培养睡意的这段时间无疑是最佳的。
1.上床后,睡觉前看半小时书。洗过后,孩子会精气神十足,把床当蹦床,身体与大脑都过于兴奋。这时给他一书会使异常兴奋的大脑慢慢平静,培养睡意。洗过上床后,行走受到了限制,玩玩具之类的诱惑变少了,心就静了,这时只有书可以让他放松。一个星期后,他就会形成习惯,上床就会找书。 就象鱼儿到点就会在食台上找食物一样。 以后上床不看书就感觉有一天早起没有刷牙一样难受。
有人认为,只在睡前看书,并没有真正喜欢读书。其实只要他形成这个习惯,慢慢就会对书中内容产生兴趣,这时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是在哪里,孩子都会看书。书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在孩子周围形成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孩子。

简而言之,培养阅读兴趣的第一步就是"定时"
孩子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他会随时都找书看,有机会就捧起书,外面的世界都与他无关。这才是真正地爱上了书。
父母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不爱看书了。可是,一段时间过后,孩子喜欢看的书与父母心中认为的"好书"有差距。时常有父母说,我家孩子只爱看漫话类,搞笑类,淘气包,米小圈这类的。
看这些书是符合孩子天性的,也与孩子的学生生活贴近,这类书他们阅读起来也没什么障碍。
然而,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却帮助不大,这时,我们需要往读经典书上引导。
2.父母先给孩子讲,孩子有了一点这本书的印象后,会想了解更多,自己自然会去阅读。
上学放学路上,洗刷时间,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
小学一年级时,我的女儿曾将巜三国演义》(青少年版)列为她认为第一好看的书,里面的人物,故事,她都烂熟于心。这些得益于我们常给她讲里面的故事,后来去书店时,她主动要求买巜三国演义》,还将巜水浒传》也一并收入。再也不用我们去给她讲了。
看电视"神舟十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她不明白,正好查阅一点太空知识后再讲给她听,下次买书就是太空、星球、宇宙类的。这些书是扩大孩子阅读视野,形成知识储备库的。
所以,若要将孩子引到你想让她读的书上来,只需先给他讲一点有关的故事,他会觉得听的不够透彻,看书的欲望自然就勾起来了。
孩子阅读启蒙首要的是培养兴趣,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十分投入了。
以后,再讲一讲,爱上阅读后要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