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买这本书是一年之前了,之前看过这本书,现在完全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
今天拿起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彭小六他的成功基本上是可以复制的。
彭小六,他是来自三线城市的一名IT小主管。
白天上班,晚上码字,做一个夜行服务者。
彭小六在2014年10月份开始写作,那时候,一周看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2014年11月份的时候加入拆书帮,在苏州进行周六周日拆书的活动。
15年初的时候,凭借他的格局毅力和学习热情,在简书上,他每天写一篇书评,一个月10本书不在话下,而且每篇文章必是精品。
15年6月份的时候加入十点读书会,每天微博打卡100天,进行监督自己。
通过自己线上打通粉丝,线下链接牛人的方式在16年6月份出版了第1本书,《让未来现在就来》。
用彭小六的话来说,他把这几年自己的阅读成长分为几个部分。
1.蛮荒时代——漫读书。
2.农业时代——1周一本书,同时注重阅读速度的练习。
3.工业时代——1天一本书,进行快速阅读,比如30分钟到一小时阅读一本书。
4.信息时代——主题阅读。
5.互联网时代——按需阅读建立知识体系。
正是由于它与人性进行斗争,战胜懒惰,欲望,恐惧,才成就了他多重身份的职业,他现在是讲师,咨询师,策划人,拆书家,手绘老师。
由于我只看了第一部分,那么我就进行一下拆解。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讲时间管理。
其实我看时间管理的书籍,也有好几本了,比如说,《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暗时间》,《另外8小时》。
因为这本书偏重的是效率和干货,我更喜欢研究的是,他文章的逻辑和结构。也许以后写关于论文的方面有着参考的意义。
一级标题,时间也需要管理吗?
我给大家看一下他写的二级标题。
1.大神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的?
2.你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
3.明明做了有好处,为什么我们还是要拖延?
4.如何在21天速效治疗拖延症?
5.早起是个技术活
6.养成一个好习惯,你应该知道的4种常识。
写干货的时候,技巧方法,应该都是相通的。
作者写的是时间管理,我们可以寻找其他写作的关键词比如,阅读,手绘,思维导图,PPT。
第1步,发现现象,作者用这些大神,牛人放大结果,引导读者注入时间管理的概念,就是先给读者打一个预防针,讲作者接下来的内容说的是时间管理而不是别的。
第2步,为什么要时间管理?它的意义在哪里?它的好处又是什么?
第3步,他的对立面是什么?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步骤,策略来实现它。
比如作者在书中主要讲的是拖延症。拖延症就是遵循着这5步进行叙述的。方法策略就是,引出结构拖延法(为以后的21天习惯养成和社群监督做铺垫)。
第4步,放在自己身上有什么效果?
就是结合关键词来讲述自己的现状,作者也说他是拖延症患者,举例说明他是怎样拖延的?怎样自嘲的。
第5步,在现实中,应该怎么解决?如何做到的?
作者提出了三个快速治疗方案,结构拖延法,21天习惯养成,社群监督。
其中重点讲了21天速效和早起。
作者经历了21天魔鬼训练,一天不打卡就被扣100元的经历。
作者也讲述了如何早起,早起干什么的详细经历。
第6步,紧接着, 升华主题,说好习惯的4个常识。
好了,今天的书籍就拆解到这里。
我希望用一句话激励大家,同时也在提醒自己。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住的人不多。
我们要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758895/e1dd37f1d28476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