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新的消息,温州市乐清的一位赵姓女士,乘坐滴滴顺风车,被司机残忍杀害。
这又是一次滴滴用户遇难案件,让人悲痛,而且异常愤怒。
根据目前官方新闻的记载:在事发大约三天前,乐清的另一位滴滴用户林女士,已投诉过这位司机,而且是严重的投诉:图谋不轨。
如果滴滴的客服稍微提高点流程,按照不同的投诉意见,设置事件层级,从鸡毛蒜皮的零钱算不清,绕远路等等,到较为严重的肢体冲突,到极为严重的强奸未遂和图谋不轨,按照优先级来处理。
我想,这次乐清的惨案,是很可能会避免的。
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问我,以后出行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我说你如果非要用滴滴,别做顺风车了,做出租车,最不济坐快车。
不是说,更贵的服务没有风险,而是因为更贵的服务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门槛,这种门槛的设立,就降低了风险的产生。
价格,往往是我们最好的防火墙。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对价格是不敏感的,往往下意识会选择便宜的服务,但一个东西便宜,是有一定道理的。
互联网有个段子,说“陌陌没有被微信干掉,反而被滴滴干掉了”,这里的滴滴指的就是顺风车,顺风车本身就是带有社交属性的。甚至有人调侃,uber和滴滴顺风车这种方式,实现了人群精准对接,开豪车的高富帅和白富美从一开始就进行了筛选。
段子是段子,但是这反映了滴滴顺风车的生态,鉴于滴滴顺风车价格低于滴滴快车,这就滴滴顺风车有两种车主沉淀下来,一部分是不差钱的车主,这些人开顺风车的目的就是为了约炮,一部分是差钱的车主,而这类车主中,出现这种有前科的人几率就很高了。
因为这类车主,如果他能通过审核,他就去开赚钱更多的滴滴快车了,而之所以开顺风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通不过审核,否则没有理由,多赚钱的模式不去,选择赚钱少的。
中国的阶层正在分化,过去的人们能够在一起生活,其实是没有身份差别的,大家的消费水平都差不多,没有高价的服务,爱用用不用随便。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矛盾,但现在不一样了,事情开始起变化,社会正在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也在激化不同阶层的矛盾,这是无法避免的一个现实,我们必须顺应这个现实,学会用钱保卫我们的生活。
钱是身外物,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最重要。
另外,我还总结了几条坐网约车保护自己的小方法,也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1. 打车出现时尽量不要去人少偏僻的地方,尽量要求司机走照明能见度好、行人车辆较多的路段。
2. 深夜打车最好结伴出行,尽量不要单身出行。
3. 上车前最好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截屏转发网约车车辆信息内容。
4. 上车后要注意尽量不要与司机发生争执,以免发生意外。
5. 要随时注意行车路线,不要始终玩手机或是睡觉。发生行车路线不对时随时提出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6. 不要与陌生人拼车,以免遇到不法分子或遇到司机与不法分子合伙设局。
7. 自卫时可使用车内物品充当武器,例如座位头枕和随身钥匙。
8. 发现情况不对时应立即报警或者求救。
除此之外,我还整理了人民日报关于意外出现时你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独自在家时:
聚会娱乐时:
乘坐电梯时:
独自出游时:
入住酒店时:
其他危急时刻:
危险没有到来时,我们总以为它离自己很远。
当真的意识到时,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女孩,你要保护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