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药动学(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随着时间在体内变化的过程)和药效学(药物和靶点的相互作用)。消毒学是研究消毒剂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两个学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药理学比消毒学要复杂的多。
首先,两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很相似,都是化学品与生命体之间的关系。
其次,分析框架很类似。比如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兼顾微生物、抗菌药物和人的因素,而消毒应用同样是要考虑微生物、消毒剂和待消物品的特性,消毒过程需要多考虑一个环境的因素,因为环境会影响消毒过程。
最后,研究过程很类似。微生物与消毒剂的作用过程,也可借鉴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的过程;也有消毒剂与微生物靶点的互相作用。
(1)消毒过程中的动力学
消毒剂进入微生物的过程,同药物一样,存在跨膜转运,有滤过、脂溶扩散、主动转运等方式。药物进入细胞生物膜主要靠脂溶扩散,而消毒剂进入微生物生物膜主要靠脂溶扩散和滤过。站在扩散效率来说,脂溶扩散的速度要比水溶扩散要快的多。脂溶扩散要看化学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和解离度,如果是水溶性或者电离度较高的只能通过孔蛋白的水溶扩散;而水溶扩散要看分子量,大约100以内的才能通过孔蛋白。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作为常用物表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为什么它的作用时间那么长,要长达10min——30min,酒精的作用时间就非常短,只要1min左右即可;因为含氯消毒剂的水溶性很强,电离度高,只能通过水溶扩散,而酒精既可以脂溶扩散也可以通过水溶扩散快速进入微生物内部。
同理,这也是酒精类的皮肤消毒剂要优于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伏的原因。作为皮肤消毒剂,碘伏的作用的时候通常要2min,一般来说抽血人员不会等到作用时间再去扎针抽血,所以酒精类的皮肤消毒剂更显优势。而在手术部位的消毒过程中,WHO在2016年就推荐洗必泰—乙醇用于术前的皮肤消毒,而不是我们目前一直在使用的聚维酮碘。
除了扩散系数以外,消毒过程中,吸收跟双侧的浓度差成正比,跟膜厚度成反比。其中微生物有外膜、荚膜等存在会影响消毒剂的渗透;而且膜的性质也很关键,芽孢、真菌孢子的膜渗透性比其他微生物的生物膜渗透性差的多。
(2)消毒剂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在消毒原理来说,消毒本身也是消毒剂同靶点互相作用的过程,跟药物与靶点的互相作用不同的是,消毒剂与靶点的作用并没有什么特异性。比如紫外线可以作用于DNA双链的解离,也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造成细胞功能的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临床上区分了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低水平消毒剂,表面上看是杀菌能力的不同,实际上就是消毒剂与靶点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不同。
在剂量效应曲线上来讲,药物的使用要搞清楚最小有效量、半数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半数致死量等。而消毒剂应用过程中,只需要搞清楚杀灭对数值一般在3以上时的使用浓度,即对于指示菌杀灭效率在99.9%以上时的消毒剂浓度。
在细菌杀灭实验过程中,一般得到的实验剂量跟临床实际使用的消毒剂量可能就差了个安全系数,因为消毒过程也不存在什么首过效应和分布过程,不需要对剂量进行特别的校正,除非有血液体液污染严重需要考虑消毒剂的分布因素,需要加大消毒剂的剂量。而在药物临床使用的剂量,不仅要看药理实验中得到的有效剂量,还必须要结合药动学中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等综合参数进行推断。
药物 消毒剂在使用频次上,药物要看的是半衰期和清除率等参数,消毒剂则要看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场景需要。
那在消毒剂使用过程中,会不会像药物那样出现耐受的情况呢?目前的文献有指出微生物对于消毒剂有耐受增加的报道,但不会出现耐消毒剂的微生物,因为剂量决定毒性。
总的来看,药理学和消毒学有着相同的底层逻辑,也有不同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