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童年创伤,书写全新的人生脚本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内在小孩。他是真实的自我,是最初的自我,代表着我们原始的情感和需要。我们的内在小孩可以是开心的、好奇的,也可以是不安的、害怕的。他可能已经被我们忽略、遗忘、压抑了很久,但他从未离开过我们。他一直在等待我们回头看看他,给他一个微笑、一句安慰、一个拥抱。
我们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如查看家庭老照片、翻阅儿时旧日记等方式,看见我们内在小孩的样子。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子?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看见内在小孩,并不是要我们回到童年,也不是要我们否定父母,更不是要我们找借口逃避责任,只是要让自己更完整、更健康、更幸福。
看见内在小孩,就是要重新建立与自我的联系,重新认识和接纳自己;看见内在小孩,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看见内在小孩,就是要给自己一个礼物,一个爱和幸福的礼物。
看见内在小孩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
倾听我们的内在小孩。当我们感到困扰或不适时,我们可以试着与内在小孩对话,了解他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我们可以用一种温柔和鼓励的态度去倾听他的表达,而不是批评或否定。
安慰我们的内在小孩。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受到伤害或感到痛苦时,我们可以提供适当的安慰和支持,让他知道我们在乎他、理解他,想要保护他。我们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温暖他、关爱他、重新养育他。
赞美我们的内在小孩。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做出了积极的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他真诚的赞美与鼓励,让他知道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高兴。我们可以扮演朋友的角色,给予他肯定和尊重。
满足我们的内在小孩。当我们的内在小孩有健康、合理的需求时,我们可以尽量去满足他,让他感到安定和快乐。
陪伴我们的内在小孩。当我们有空闲时间时,我们可以与内在小孩一起玩耍、学习、探索,让他品尝友谊和爱的滋味。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强化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比较理想的自我状态。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声音影响,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围困,能理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拥有成熟的应对方式。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疗愈内在小孩的意义深远,我们对待自己的内在小孩,应该像对待一个真实的孩子一样。他是我们情感体验的缩影,只有真正地悦纳他,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个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但充满价值。
诊疗的最后,我引导白梦用最温柔的语气对自己的内在小孩说一句:“我不会把你丢在童年,谢谢你成为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