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圣地

作者: 苏尼阿海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10:19 被阅读0次

兹董诺纳铁,

莫董诺谷窝,

呗董诺黑俄……

这是一首彝族古民歌,唱的内容我遗忘得七七八八了,不过还记得开头这三句。这是彝语音译,意译过来是“皇帝住在南京,大官住在昆明,毕摩住在建水。”

很多彝人都认为皇帝不住在南京,而是住在古滇国的都城纳铁。总之呢,意思就是说建水是毕摩圣地。今天,我根据自己有限的历史水平来分析一下。

假设皇帝真的住在纳铁城,谷窝那是时候也是个城市了,毕摩也不可能住在黑俄。以前,毕摩可不是流落在民间的。毕摩流落于民间,是武乍在古滇国旧址上建立的国家被汉武帝征服了以后。

也有人认为黑俄是毕摩的发源地,勉强也说得过去。可是,那时候并没有谷窝城。谷窝,原意就是堆螺丝壳的地方。八大毕摩派系,也不可能都出自黑俄。

问题是歌词是这么唱,那不可能是随便编排的。所以,那这个历史事件只能发生在明初。

纳楼土司吾则普少为了推行彝族文化,于是就模仿临安府科举考试举办了彝族毕摩会考。这个事情,也得到了临安府金大人的认可和支持。

毕摩为彝族的祭司,除了主持祭祀以外,也是彝族文化的继承传播者,一般来说都是世袭制或者师徒传承。这样的方式,影响了彝文化的发展。

这项由土司和临安府亲自颁布的政策,想要当毕摩的人必须到临安府所在地建水学习和考试,毕业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回去当毕摩。

明清以来,临安府在建水举办彝文学校,举行过多次毕摩会考。参加学习和考试的人,不仅仅有临安府八州县的人,还有思茅、文山、玉溪、曲靖等地的人。

考试合格后分三个等级,当然还有奖励。获一等者,得到法衣法帽,盖有官印的彝文经书一套,法器一套金花一朵。称“白芒先主”,意为大毕摩。

二等者称“白芒”,意为毕摩。得到法帽一顶,彝文经书一套,龙头手杖一个小铜铃一个,银花一朵。

三等者也是白芒,只得经书一套,龙头手杖小铜铃各一件外加一把扇子。

加盖了官印的彝文经书,还有获得的器物,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凭和学位凭据,在规定的区域内继承本民族文化,履行毕摩的职责。

获得了临安府和纳楼土司的认可,带上盖有官印的经书,可以说在彝区是同行无阻的,倍受世人的尊敬,有的地方还可以免其赋税和徭役。

正因为毕摩会考,滇南规范文才在云南各地区通用了起来,对彝文化的承前启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建水因临安毕摩会考,成为了毕摩的圣地。至今,建水部分地区还保留着盖有官印的彝文经书,沿袭使用了好几代人。

由于历史的动荡原因,到了我的手里只看到个模糊的红印,我继承的这套经书到底是不是通过毕摩会考获得的,无法考证。

相关文章

  • 毕摩圣地

    兹董诺纳铁, 莫董诺谷窝, 呗董诺黑俄…… 这是一首彝族古民歌,唱的内容我遗忘得七七八八了,不过还记得开头这三句。...

  • 毕摩的彷徨

    毕摩是大、小凉山里常见的一种职业。关于毕摩这是关于百度的解释;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经"意,"摩"为...

  • 毕摩纪

    第一章 黑色的乌云从东边飘来,转眼间笼罩在群山之巅,十万黑色的大山和黑云连成一片,人间消失在那一片黑色中。

  • 2018-04-24

    《毕摩的咒语系列》

  • 苏尼、毕摩

    “苏尼”是与毕摩相提并论的彝族民间神职人员的称号,一般译作“巫师”,其意义相当于汉语中的“巫觋”。 毕摩是彝语音译...

  • 摩友们,河南这个摩旅圣地你来过吗?

    提到西泰山,对于摩友来言,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泰山被誉为摩旅的圣地,摩迷的故乡。 西泰山与摩旅的缘份从相识...

  • 避暑圣地【摩围山】

  • 阿苏拉则 | 白雾还未散去,远山似倒影

    ﹀ ﹀ ﹀ 关于阿苏拉则 阿苏拉则在彝族被叫做毕摩,被尊称为神。毕摩是彝语音译,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也是彝族文化...

  • 毕摩成长录 (4)

    这秀才的家乡,原是十分荒芜,干旱缺水,当地居民生活困顿不堪。土壤肥力薄,别说种菜种粮,连树木都不能活,只有一些野草...

  • 毕摩成长录 目录

    第一章 消失的爱人 第二章 奇怪的吊坠 第三章 绝蟾法爨 第四章 青青子衿 第五章 毕摩务萨 第六章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摩圣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ix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