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40283/c7d96a3e1e47501b.jpg)
中午无意中看了一段关于社恐的视频,令我茅塞顿开。
作为一名社恐,我一直在寻找良方,来解决自身的问题,而这段视频,给我了最好的答案。
一位女士问美国主持人兼作家史蒂夫·哈维:我从小时候起,就有过于害羞的心理问题,这一直困扰我的人生,而且小时候我一直不合群,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我克服社交恐惧吗?
史蒂夫·哈维问,你想成为什么样子?
女士说,就是想克服焦虑和害羞,为了来到现场,我焦虑了四天。
史蒂夫·哈维重复女士的话:为了来这,你竟然焦虑了四天?但是你做到了。
现场响起了激烈的掌声和笑声,她想克服焦虑和害羞,她明明克服了现状,来到了现场,只是她不自知。
史蒂夫·哈维你结过婚吗?
女士回答说:嗯,我已经结婚了。
史蒂夫·哈维幽默的说,你已经结婚了,那你并不害羞啊。
现场又一次响起激烈的掌声和笑声。
史蒂夫·哈维继续说,实际上,你可能比自己认为的要厉害得多,只是你总是对以前的心理阴影耿耿于怀。而其实你早就克服了。
你开车时,不能一直盯着后视镜,后视镜才只有这么大,而挡风玻璃那么大,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一直盯着后视镜的话,你就会撞车,所以你的行为在我看来,你总是盯着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你却对已经克服的事情视而不见。
别在念叨你哪里不行,说说自己哪里行,别在念叨你没有什么,盘点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远比你认为的要好很多。
这段视频最下方有一句说的特别好:勇敢并非没有恐惧,而是要克服恐惧,战胜恐惧。
-
在我的认知里,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深度社恐。
直到我看了一些深度社恐的文章和视频,说深度社恐是严重到出门就很困难时,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我可能是轻度社恐。
当我天天因为社恐而焦虑,紧张,害怕时,无意中看到这个视频,发现我面对害怕的事情,我并没有逃避。
比如女儿幼儿园举报活动,我会主动参加。
比如害怕去见陌生人,或者处理亲戚这种关系时,我排斥但也去做了。
比如我害怕走到一个空旷却全是人的地方,但是每周我都会带孩子去玩。
那些令我痛苦,想要逃离的地方,不想面对的关系,我都迎难而上了。我对自己又多了一些认知:我只是没那么勇敢,也在努力克服恐惧。
我只是对于自己的预期过高,对自我的评价过低,但实际我超级厉害了。就如史蒂夫·哈维所说,我比自己认为的要厉害得多,只是总对以前的心理阴影耿耿于怀。
其实我早就克服社恐了。
-
社恐和内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超级喜欢一段话:你不用变的很外向,内向也挺好的,但需要你发言的时候,一定要勇敢。做所谓“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
我在害怕什么?
我常常会一层层的拨开自己。
是内向的错,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后来发现内向只是性格中的一种,恰恰没有错,是认知出了问题。
是害怕脸红,面对压力时,我常常会紧张到面红耳赤,是因为我害怕脸红,常常想要逃避社交。
当我在CBD跑了4公里,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当我再面对迎面乌压压的人群时,依然害怕与人相视,甚至仍然有张慌张感。
我明白了不是脸红,是社恐,是带着曾经批判的声音,一直笼罩在内心深处。
时而久之,将这种批判的声音投射到外界,投射到现在的周边,带着这种眼光来看待我身边的人,他们应该和曾经的那一批人一样在批判自己。
仔细观察,身边那一批人早就不在了。
我只需要改变一些认识,扭转禁锢自己的那些声音和思想。
从当下开始,要改变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不要在自责,批判,否定自己。
从当下开始,不要害怕别人的关注和聚焦,把自己当做大女主看待,要闪闪发光。
从当下开始,要相信所有的经历都有意义,那是在帮自己积累写作素材。
从当下开始,要相信社恐只是借口,在等着你演绎一件绝地反击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