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教育的反思

儿童教育的反思

作者: 慧有福报 | 来源:发表于2022-06-14 23:08 被阅读0次

大概两周前,写下了一次关于养成小孩子学习意愿而且经过2周良好实践的内容,又过了2周,事情的走向开始发生变化了,需要在教养的问题上进行总结与反思。

现状:这两周的例行打卡状态变得很差了。日历表上记下的每日打卡完成情况,越来越多的“×”。上次还在得意两周学习了10首古诗,又过了2周,还是停留在10首古诗上。

反思:

今天早晨和老婆初步谈了这个情况,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大人。

首先是大人的督促力度上,这两周因为一些新房子还有工作上的事情,大家精力都比较疲惫。孩子没能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的时候,大人只是口头提醒,没有实质性的动作。这对小孩来说,你嘴上说说,我不做也就不做。到了时间就需要去睡觉了,因此约束不够。

大人督促提醒的时,一方面是给予口头提醒,如果没有行动,大人需要把书桌的灯打开,给他摊开他需要做的内容。如果还没有动作,或者讨价还价,5分钟后仍然没有动作,需要靠墙根15分钟。

第二个,打卡的的执行强度上,之前把睡觉之前完成打卡是一个硬要求。没有完成打卡,进入不了睡觉环节。这是一个比较刚性的要求参照,小孩子有较好的感知。后来因为好几次拖到10点半,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早起,变成了到了10点半停止手上的事,立刻进入睡觉状态。

每天的打卡目标是晚上10点之前必须完成,倒推时间,必须在9点之前开始。所有的其他玩的安排,要有时间观念,到了时间必须回家。

如果因为前面的时间安排,导致当天的打卡动作10点15分还没有完成的,洗漱好后在阳台上静站到11点。

第三个,奖励规则的强烈感受上,我们说好了可以拿✓换得一定金额的奖励。在一个月之内,并没有结算,他每天拿到的钱,并没有那种“叮咚”落袋的感受。如果没有做到,也没有那种把钱吐出来的不舍感。没有强化这种感受,就没有强化执行行动好与坏的差异感和追去落袋“叮咚声”的强烈动机。

可以改为打卡奖励,日结或者三日结。设置目标值,门槛值和挑战值。达到目标,给基准奖励,达到挑战值给超额奖励,没有达到目标值给基准奖励的扣除,没有达到门槛值给予回吐历史奖励。

第四个,打卡机制的时间安排灵活自主性上,目前是一天打三个卡。如果每天如此,机械重复可能会有一些回避情绪。另外一个,每天都打卡就像跑步的时候一直在冲刺跑一样,除非有很好的体力,否则难以持续,需要有节奏的变化。

后续可以5选三或者6选三,规定打卡的个数,自主选择打卡的内容。这样可以一方面观察他到底对什么更感兴趣,到底什么能够更加坚持。能坚持的事,可能是他自己的天赋秉性所在,日后可以加以强化。每周根据课余的时间安排,晚上7点之后还在上课的,当天可以免打卡,周末两天,因周日连续有课程,周日可以免打卡。免打卡当天,如果自行打卡都记为奖励性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教育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yt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