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北宋的疆域较其他大一统的王朝确实有点抠门,但不得不承认,北宋政府对国家的治理还是很有效果的,尤其是经济、文化这两方面。
要说社会安定方面,在中国古代各朝各代,只要不是像元朝鼎盛时那样 “夸张”,版图大小的影响并不大。社会的治理,主要取决于上层建筑的人品,像宋徽宗那样的,。只要皇帝安分,官僚别太腐败,没什么天灾水灾的,也不会冒出太大的社会动荡。
再看北宋的周边,地理条件有利有弊。
弊在于,长城的主体部分都在辽国,这便大大降低了北宋自身的边境防御力,并且燕云十六州都在辽国,于是宋人的骑兵军团就较游牧民族少了许多。
利在于,当时的大部分港口都在宋境,要想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便是轻而易举。
如图,是非洲索马里出土的宋朝铜钱,这无疑表明了当时这个版图不大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商业大佬,而且是和平的海上大佬。(毕竟是民间船只,没那本事开展殖民活动,况且非酋也不是吃素的~)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想必大家看到这句话,会联想到美金吧。
而当时在南洋,各国把宋朝铜钱当镇国之宝。
在全球并不共通的当时,这是何等的国际影响力?非洲多地都先后出土了宋朝铜钱,其中,坦桑尼亚的基尔瓦港口的遗址中挖出“熙宁通宝”、“政和通宝”、“庆元通宝”等宋朝铜钱。
“熙宁通宝”,也就是在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
而过了三百三十多年,郑和举着大明的旗号第一次下西洋;
过了四百多年,迪亚士来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从葡萄牙到好望角的距离几乎与从广州到坦桑尼亚的距离相当,而这一时间跨度竟然是四百年,很遗憾,宋元之后,准确的说,是宋灭亡之后,中国在海上的地位越来越低,郑和下西洋,确实是万邦来朝,可这不过是中国古代航海文明的回光返照,是当时海上霸主华丽的最后一秀。
而经济方面,就以澶渊之盟为例,宋真宗被寇准 “逼”上前线,而辽军深入宋境,统帅萧挞凛还被射死,到了进退不得的地步,于是双方议和。
寇准认为辽军处于劣势,不应和谈,但真宗畏战,执意就要和谈。
于是宋真宗派曹利用去和辽国谈条件,对曹利用说, “不割土地就行,钱没问题,一百万贯是上限。”
于是寇准对曹利用一番恐吓,让他以30万贯作为上限。最后曹利用和辽方谈判,果然用30万贯就和辽国达成协议。宋真宗知道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才三十万两,这么少。”
话说30万贯对于北宋而言,就是关南十县的税赋而已,可对于辽国来说,可是一笔大票。虽说 “赐币”并不光彩,但这却可以清晰地对比出两国的经济实力。比北宋疆域广阔的辽国就显得很拮据了。
文化就不必再提了,宋人崇文抑武,导致了宋代文人的灵感大爆炸,现在中学生的必背文言文中,接近一半是在宋朝的。但这也同时让宋朝获得了最为人诟病的豆腐渣军事。单单北宋,让太监、文人带兵去送人头的事就屡屡发生,最有名的便是徐禧了。当然也有能打仗的文人、宦官,但毕竟是少数。
综上所述,政府的有效治理范围与国家版图面积的大小关系并不大。治理的好坏取决于制度如何,皇帝的才干如何。上层不海禁,人民自然可以在海上捞钱,上层尚武,军队自然可以去对面推塔。
给李世民一个北宋的疆域,他同样会治理出一个盛世;
给赵佶一个大唐的疆域,他同样会治理得民不聊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