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听罗胖叨叨自己团队,聊到了产品时蹦出这个词,我在琢磨着怎么理解。
固化细节:我把这个动宾短语拆开看就明白了。
固化:就是把一些不稳定的东西稳定下来,使之持续。
细节:先看“细”字。再说“节”。细肯定是很小很小或者很少很少。能不能发现它,考验我们的从业经验和思维能力,或许简单地说就是:敏感度。
提高敏感度一直在我心中悬而未决的事情。今天在搜索得到的专栏中,发现万维钢老师在未来简史的解读中有所提及:
1.我们得尽量广泛地体验。(原句是你不能光有经历而不重视体察你的体验)
2.让体验影响和改造自己。
但对于我们做产品的,如何打磨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每天都是对着同一个东西呀。如何能做到“广泛地体验“呢?
我想了两招:
1.从不同的视角去看自己的产品。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科对自身产品作调整迭代。
2.从专业的深度去挖掘产品的缺陷。比如说话的声调,停顿,节律,音色等等。
接下来聊聊“节”。
节字要是组词很容易想到节点,竹节。那说明是一个停顿,分段的意思。
换回到工作中,我们从混沌中找出一些细微的规律来,把他划分成一个个小段。独立观察这些小片段,用“广泛地体验”去测试出这些片段的评价标准。
这里我想梳理一下找出“细节”的步骤:
首先,学习一点基础的观察法。比如电影评论,我自己不会,也可以去豆瓣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电影评论的,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了那些理论。第一步,我称为“学看细节”。
然后,自己尝试着去做。学会大概怎么看以后,到展馆看画多了,自己也该画几幅吧。动起手来,才知道“知易行难”,对大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而且,在自己笔触之时,会对某一些“细节”产生自己的觉察与想法。这一步,我称为“做出细节”
接着,深度学习。在保持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停在孤芳自赏的阶段,那进步已经停止了。这时候,该是去翻大部头的时候了。所谓的大部头,就是经典读物。加强专业的深度,对不同的经典风格,成熟套路,有了深入的了解。这叫“死磕出细节”。
最后,就可以与同行交流了。根据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比如写书法,拿着一个字去跟其他同行研究,怎样写,姿势会好一些。与隔壁的字怎样组合会好看点。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存同求异。这一步,我称为“聊出细节”。
辛苦找出的“细节”,如果得不到“固化”,那真如浮水漂木,没有达到根深蒂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产生肌肉记忆,需要持续不断的刻意练习。所以固化的方法论很简单,但也很难:
重复。
我常犯的思维错误是以为通过制定章程,就能实现固化。其实固化换个说法就是习惯。我们年前写了多少的雄心状语,现在一个季度过去了,兑现率如何呢?
当然,找细节和固化其实不是两个独立的行动,他们往往相互穿插,甚至可以说同时进行。笑来老师提醒我们不要有终点思维,所以优化并不没有终点,那些看似的成果只是我们前行路上的里程碑。
今天,你为自己固化了多少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