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和“投资”
全文约为 2100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分钟
01你分得清“消费”和“投资”吗?
消费和投资,是人类两大最重要的行为,可以说几乎能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囊括在里面。
不信?随意举出一些看似不属于的例子。
父母对你的爱——对你进行关怀以后,他们爽了没?爽了,他们愿意做让自己爽的事情,这就至少有消费的一部分在里面;如果他们因此放弃了打麻将的时间,很不爽,但为了你能跟他们更加亲近,还是做了这件事,这就有投资的一部分在里面。
眯着眼坐在小河边——多数情况下,这属于一种对闲暇时光的消费,但如果你的脑子没有停下来,保持着对生命的思考,就又有投资的成分在里面了。
现实中,这两者的界限往往并没有那么清晰,而且确实某些行为看起来既是消费又是投资,似乎是个难以分割的共生整体,这就更加让人迷糊万分,到底我是在消费还是在投资?
比如在外面“哥俩好”的时候,明明是在消费,却硬是说服自己,给自己“我是在投资”的错觉。
再比如明明在赌场上是拿钱消费刺激,偏偏要说服自己“我是在挣钱”。
真正的投资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东西可供消费,是立足长远的行为,而非用来逃避的借口,因此,搞清“自己在投资还是消费”这个问题非常有必要。
02如何过好这一生
要论如何过好这一生?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声音,但皆为虚妄之言,要么就是愚人愚见,要么就是浅尝辄止,从未见过有一人触及这个问题的思想核心。
是世俗的成功?是内心的丰盈?还是顺其自然,从平凡中领悟真谛?
都不是。
不管是鸡汤还是反鸡汤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如果上帝有一根尺子去衡量一个人是否过好了这一生,那把尺子一定是这个人对自己这一生的利用效率。
有些人会问,那我坐在小河边发呆,对人生的利用效率就低了吗?
当然不是,你发呆的时候是对闲暇时光进行了消费,哪怕你什么也不想,也是一种利用,真正拉低你利用效率的是损耗。
很多人意识不到,平时的生活中是有很多损耗的。
比如假装在做事,其实混到点下班,这中间如果有老板在旁,并不能说是全损耗,但若是没有,却自动自发装给自己看,这就是损耗。
再比如你出去跟朋友喝茶,你是享受着交流的快感,还是憋着劲想下一句话或是想着如何开始下一个话题呢?前者是消费,后者是投资,但投资可能打水漂,如果你一晚上没有消费到什么,始终带着不爽的情绪,又没有什么投资回报,那么这也是损耗。
为什么损耗会这么可怕?因为损耗代表了无产出的行为。
我们的人生刻度是时间,无产出的行为就意味着无效和低效,这是一个“人为缩短寿命”的过程,也是你在有限的人生里填涂色彩最大的绊脚石。
03分配“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人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包括那些个无私行为,都是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精神需要。消费就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而投资则是一个延迟满足需要的过程。
我们都喜欢消费而厌恶投资,因为消费可以满足即时需要,而投资则不能。投资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克制,意味着让自己不爽。
但不投资又不行,不投资存量不够,这次消费完了,下次呢?
人区别于动物很大的一点就是人懂得计算,懂得长远考虑,于是,投资(延迟享受)和即时消费的比例就成为了尽量减少损耗以后的关键。
一辈子9分投资1分消费肯定不可取,搞了半天辛苦来人世走一遭,原来是来受罪的?这就很傻。
一辈子1分投资9分消费也不太合适,靠1分投资得来的收益,这9分消费想来也不会太爽,满足不了多少需求。
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尽相同,有人3分投资就能把这一生过得很好,有人则需要7分,这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自己去摸索和体会。
04时间上的区分
投资和消费有没有时间上的区分呢?
当然有。
一句话:投资有红利,消费有利息。
千万不要以为你20几岁学一项技能和80几岁学是一样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确很励志,但效果明显不同。
80几岁学会一项技能,应用和产生“技能红利”的可能性还有多少?不消我说你都知道。但20几岁呢?你有大把的时间让这项技能同其他机会产生融合与互动,这就是投资的时间红利。
消费也是一样,每一次消费都是你提前对未来的买单行为,换言之,你是支付了利息的,不止钱有利息,什么都有。
比如你消费了时间跟朋友快乐地聚了一次,你并不只是消费了这份时间,因为这份时间你本来可以用来进行投资,这在经济学上叫隐性成本,所以你消费的是你当前的时间+可能在这段时间产生的投资积累的总和。
05理解其他行为
从投资和消费上,我们还可以理解很多行为。
比如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国外的超级富豪不把钱都留给子孙,却要都捐出来做一个攻克癌症的项目,或者是设立奖学金呢?
对于超级富豪而言,前期投资产生的红利实在太大,这使得他们几乎不可能在普通消费中将其消耗完。人生利用率最高的情况是什么?在尽量降低损耗的前提下,赤条条来,赤条条走,除损耗外,你的每一份投资都被你用于消费。
我们知道,一个人就算再有钱,也不能同时睡两张床,不能同时用100部苹果手机,就算家里堆满兰博基尼,你一次也只能开一辆。
当你在普通消费中,无法将投资红利耗尽的时候,留给子孙显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因为当你把钱都留给子孙的时候,你最多能收获的是那一点点亲情,虽然这也很重要,但它产生的收益远远没有全世界人民的崇拜和拯救全人类带来的满足感大。
所以,从将人的一生最大化利用的角度去考量,醉心慈善的超级富豪的选择并未有任何不合理之处,在这里请勿将他们打上道德的标签,他们只是更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