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想法
历史13——商鞅,为法而生,为法而死

历史13——商鞅,为法而生,为法而死

作者: 贪财的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0:04 被阅读12次

一、自古名臣与红颜,不叫人间见白头

公元前338年,咸阳。

那天的天气或许是阴沉的。

继失去了中兴之主秦孝公之后,秦国子民又要目睹变法强秦富国强兵的总设计师商鞅的落幕。

监斩官一声令下,鞭声响起。

五匹马奋力向着五个方向狂奔,威慑六国的大秦商君就这样变成了四分五裂的尸块。

《史记·商君列传》中这么记载:“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而《战国策》中则江:“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面对这血腥而又残忍的一幕,我不知道秦国的子民心中会怎么想。

或者他们会感念商君苦心孤诣二十年变法强秦的功绩而心生怜悯。

或许,也如《战国策》中所说,秦民因为商君严刑峻法而死难的亲属而怀恨在心。

可是,我或许能够清清楚楚的看明白,站在城头上观刑的秦国君臣的无耻和冷酷。

在这场变法中,秦国的老贵族是失败者,百姓或许是受害者。但是,秦国的军功贵族不是,秦国国君也不是。

当年的秦国需要有人来变法强秦,而如今的秦国,却再也不需要一个商鞅来碍眼了吧。

二、入秦变法

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当年商鞅入秦的时候。

那时候,商鞅还是卫鞅。

卫鞅可不是无名之辈,他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丞相府属僚,名相公叔座的看重的人才。

当初公叔座年老将亡的时候,魏惠王去探望,问之以国事。公叔座推荐卫鞅作为自己的继承者,说他” 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史记》中说“王嘿然”,可见当时的魏惠王是并不把商鞅当回事,可是就是这个不当回事的年轻人,却让将来的魏国吃尽了苦头。

在魏王要走的时候,公叔座建议魏王杀掉卫鞅,魏王也没有听。

差不多同时期,秦孝公嬴渠梁在秦国张榜招纳天下贤才,想要变法强秦。

这个时候的秦国,不过是僻处西陲的一个弱国。再也没有穆公时候称霸西戎,称为天下霸主的朝气了。

甚至在和魏国的战争中,连连战败,献公耿耿于怀而死,关东六国欲要裂地而分秦,天下的百家士子也尽皆“非秦”。当年的“春秋五霸”之一,平王东迁的护驾诸侯已经奄奄一息。

那个时候,大多数的士子,是不愿意去秦国的,就像现在,大量的大学生不愿意去西北一样。

可是,商鞅去了。

用一句老套的话来说,商鞅入秦,只不过是商鞅人生中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步。

在华夏大地的西北,古雍州之地,商鞅见到了秦孝公,邂逅了秦国。接下来的剧本,就完全符合中国传统了,明君遇到了贤臣,然后君臣相得,开创了一篇盛世华章。

犹然记得,商鞅在跟秦国保守贵族论战的时候说出话语: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理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在中国这种“崇古”的社会,统治者执政政策都要从《尚书》《诗经》里面寻找支撑,人与人辩论,都要引用古人名言的中国,居然有人敢于公开喊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它给之后中华民族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开了创新疑古的先河。

震耳发聩,气势磅礴,莫过于此。

但是,严刑峻法,质疑上古,又是多么的不合时宜?连太史公,也说商君是“刻薄寡恩之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又哪有这样一个异类的生存之地。

所以,商鞅死了。

相关文章

  • 历史13——商鞅,为法而生,为法而死

    一、自古名臣与红颜,不叫人间见白头 公元前338年,咸阳。 那天的天气或许是阴沉的。 继失去了中兴之主秦孝公之后,...

  • 我要为美丽的东西而死

    我要为美丽的东西而死 为美丽的东西而死 也 为美丽的东西而生 我为美丽的东西而死 为美丽的东西而生

  • 说说法律

    商鞅变法之前,法是法,律是律。 看看“法”的繁体字,廌是指被捆绑的兽,引申为“刑”,意思是处罚处刑...

  • 2019-06-08

    生活沉重而压抑 为生而生 为死而生 为死而死

  • 为变法而生,为变法而死

    今日读《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如秦,颇有感触。卫鞅,又名商鞅,商君,公孙鞅,因在秦国变法而闻名于世。 “期年之后...

  •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读第三十四回有感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看似没头没脑的话 实则爱情秘语 悲壮、疼惜、蕴藉 一个“情”字 一双红...

  • 2021-01-17

    所有都是回忆,只愿未来为钱而生,为钱而死

  • 商鞅和韩非思想区别

    战国时期法家主要是三个流派:法、术、势。商鞅重法;韩非子讲究法、术、势兼用。 商鞅的思想 商鞅思想主要在《商君书》...

  • 商鞅与韩非都思想区别

    战国时期法家主要是三个流派:法、术、势。商鞅重法;韩非子讲究法、术、势兼用。 商鞅的思想 商鞅思想主要在《商君书》...

  • 关于修炼(出世法、入世法)

    关于修炼《法~出世法》 形法为基,心法为魂为用,手法为铺。 从有为法入手,到无为法为终。 有法是过度,无法为归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13——商鞅,为法而生,为法而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e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