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5451/2a0e126e4678c965.jpg)
下面是小小的解说
《子夜四时歌》是组诗,一组四首,以四季名之。而李白的这组《子夜四时歌》里,最著名的便是这首《秋歌》。
深秋长安的夜里,月光皎洁,而明媚的月光下,家家户户此起彼伏的却是捣衣的声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就是在洗衣服的时候,拿棒槌捶打衣服,达到清洁的效果。而捣衣的人,自然是留守家中的妇人——思念丈夫的“思妇”。
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却掩盖不了长安城内的寂静,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思妇”的内心是落寞的,因为他们的丈夫去前线保家卫国了。“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玉关,就是玉门关,在唐诗里常用来代指戍边的前线。飒飒的秋风不尽地吹,让人联想到,在敦煌的玉门关,那孤寂凄清的场景。
由此,诗人代“思妇”们由衷地感慨,希望边疆的战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仗打胜了,丈夫就可以回家团聚了。像《十送红军》里唱的那样,“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5451/9c3110882af3570a.jpg)
顺便提一下
李白生活的开元、天宝时代,是盛唐,是唐代的极盛之时。唐玄宗在位的四十多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当时大唐的扩张仍在持续,西南与吐蕃、南诏连年征战,西北更是在中亚直接与阿拉伯帝国争雄(如果不是“安史之乱”,胜负仍未可知),四处开战,自然需要大量的士兵,而士兵们打仗没个期限,不像和平时期,服完三年兵役就可以回家了。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会有这首《秋歌》所描述的场景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