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总结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总结

作者: cy_bit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08:59 被阅读0次

1.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经济系统可以看做人,资源,制度的函数,人和资源一段时间内可以看成常量,那么制度是可以调节控制的,所以建立好的制度有利于经济增长。其次低交易成本交换想法,货物也是因素之一,书中用欧洲大陆水陆交通发达作为例子。再次资本存量有利于生产者度过生产期。最后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2.穷国往往缺少以上经济增长的因素,那么外国投资是实现其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穷国政治不稳定,存在投资风险。二是穷国易腐败,投资利益被实际掌权者瓜分,没有投入到真正实现经济增长的领域。三是投资人为国家政府或者联合国机构时,常被诟病带有条件性,甚至政治性附加条件。同时无法确保投资用于正确方向,甚至可能带来负增长,这一点个人投资者做得更好一些。

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化不会使得富国更富,穷国更穷,往往会把富国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新的理念带给穷国。

3.人力资本是实现人力增长的先决条件之一,但也不好证明是富国由于富有才大量投资交易,还是由于大量投资交易才富有。

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石油存在很多年,但直到近代才被开发利用。

4.经济自由指数,一个和管制、定价、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相关的参数,以上越宽松,国家经济自由度越高,反之越低。越高越富有。

5.跨国比较GDP存在着难点,一是各国统计真实GDP不易。二是各国货币兑换时难以体现真实购买力。

6.书中观点是赞成全球化,并认可全球化带来经济好处的,同时介绍了反对全球化的各种理由,以及造成人们有此类想法的可能原因。

相关文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总结

    1.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经济系统可以看做人,资源,制度的函数,人和资源一段时间内可以看成常量,那么制度是可以调节控...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习题

    1.一个理想的良性循环是,人们有需求,并且人们有能力满足需求,经济就会增长;经济增长,人们的需求就更多,需求质量就...

  •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思维 李子旸 11个想法 自序 经济学的分析与思维方式是指什么?是指分配与放大吗? >经济学的分析和思维方式...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美国亚马逊长居榜首的经济学通识读物,美国公民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佳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六章 总结

    1.在一些极端环境下,市场协调机制仍然发挥着作用。物品价格的涨高,有利于各个地区的物品往该地聚集。 2.价格上限,...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总结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这个时间段可以是年,季度等;...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 总结

    1.货币的发展,由贵金属到票据到钞票到种类繁多金融产品。其本质都是人们信任的政府(银行)出具的欠条。 早期的欠条政...

  • 管理经济学(1)

    管理经济学的目的 帮助分析规律,建立管理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一:通过塑造环境改变人的行为; 1.100元掉...

  • 从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谈起

    今天在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时,作者谈及经济学家是怎么思考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时我想到的是,既然经济学...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章 总结

    1.正外部性是无意识给予其他人的收益,负外部性是无意识给予其他人的成本,也称溢出成本。 2.由于世界之大,人与人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l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