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个习惯让你过好一生

七个习惯让你过好一生

作者: GContheway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6:31 被阅读0次

    这周开始向大家分享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很遗憾2018年才看这本书,同时也很想吐槽这书名真的是太成功学,导致我虽然很早就知道它却一直不愿意看。

    这本书的介绍中有这么一条:在美国,此书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此书这么牛,是因为它传递的是非常宏大的信息——如何过好我们这一生的理念和方法。其中一些理念跟我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看的时候特别有共鸣。

    我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会强调,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地做事。在做生意这件事上,正确是指你确确实实在给消费者带来对他们有益的产品,而不只是卖对你有利的东西。从消费者出发才能回到消费者。然后才是学习怎么正确地去卖,而不是偷摸拐骗违法犯罪。

    在做人这件事上,作者史蒂芬·柯维在这本书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首先是过正确的人生,然后才是怎么正确地过。

    虽然此书讲的都是挺好懂的道理,但书本身并不容易看,观点与观点之间联系需要自己去梳理。只是看书的话,不梳理也还好,道理也是能懂的,但为了写这篇书评,就必须把书读透。仅仅是第一部分(思维方式与原则)就花了我整整一周的时间来整理,画了了很多张思维导图,才把当中的逻辑脉络弄明白。

    今天先分享这第一部分的解读,思维方式和原则是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的根基,根基不稳,大厦何以立?我们先来扎扎实实打地基。

    一、为什么要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生而为人,成功和幸福是我们的追求。然而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实在太多,成功和幸福并不能轻易获得,我们要面对非常多困境。作者在书归纳出的人类面临的最普遍的几种挑战:恐惧感与不安全感、我现在就想得到、谴责与抱怨、绝望无助、缺乏人生平衡、我的定位在哪儿、渴望理解、冲突与分歧、个人的停滞不前。

    人类面临的最普遍的9种挑战

    这些挑战都是必然会出现的吗?我们能够让这些拦路石不要出现吗?真出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给出的答案是:养成七个习惯可以减少这些挑战的发生,也能让我们在遇到这些挑战时,从容应对。


    二、为什么是这七个习惯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挑战?

    这些挑战的存在,往往是因为我们用错误的思维方式在指导着我们的人生,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拿错了人生地图。

    1、什么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或者说思维定式(paradigm)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是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未必与现实相符合。

    它就像地图,如果我们拿错了地图,不管我们多么努力,或是态度多积极,我们还是走错了路。问题是,我们往往不会意识到是拿错了地图,我们会继续改变行为或者改变态度,想方设法找到目的地。

    思维方式就像地图

    思维方式也是如此,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即经验)就是真实的世界。这种假定决定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前面提到的挑战,也许其中一种就是我们面临着的现状。我们想改变现状,仅仅靠改变态度和行为也许是徒劳无功的,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就要先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即改变思维方式。

    改变思维方式的第一步是意识得到它的存在,然后审视它,检验它,乐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看法,创造更多经验,获取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不断修正地图。如果我们的地图彻底错了,通过审视和检查,就能发现地图错了,然后逐步换一张正确的,即进行思维转换。

    通过审视和检查 ,发现地图错了

    2、什么是思维转换?

    思维转换,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且获得顿悟感。第一印象的影响越深,顿悟的力量就越大。

    作者在书中举了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我自己想了几个别的都没有这个好,所以还是用他的来说明思维转换。

    他有一次坐地铁,遇到车厢上有几个小孩子在喧闹,他们的父亲在旁边坐着却无动于衷。作者非常不满,忍无可忍去请求该父亲管下孩子们。结果,原来他们的妈妈刚刚去世,他和孩子们不知所措。作者一下子就完成了思维转换,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并且态度和行为马上发生了转变,从愤怒与责怪转变成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我想我们都有类似的顿悟式思维转换的经历。但还有另一种思维转换是更加缓慢且艰难的,往往还需要经过计划才能实现。

    再讲一个作者的例子。

    他有一个孩子学习差、社交差、运动差,他和妻子认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一开始他们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些问题,肯定、鼓励和帮助孩子。我看书的时候觉得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很多家长可能就是批评责骂孩子。没想到,这居然无效,情况反而更糟。后来,他们通过审视和检查,发现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于是他们开始改变对孩子这些问题的看法。先是承认自己认为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让自己面子受损,需要改变孩子才行。然后,他们不再讲究技巧,不再一味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不再瞎鼓励瞎支持,而是调整自己育儿的动机和对孩子的看法,即转换思维。他们开始客观看到孩子的特色、个性和价值,不把他跟别人比,不把社会上的固定模式强加给他,而去欣赏他、相信他。再后来,这个孩子开始有了自信,慢慢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思维转换,拥有影响人一生的力量。

    这个例子对我触动蛮大,时不时会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育儿观,检查我的地图对不对,有没有被焦虑带偏了,为什么会偏了,偏成怎样了,要不要调整,用不用更换?

    每日三省吾身及吾思维方式。

    3、那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这里所说的原则不是行为准则规范的那个原则,而是指自然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样的原则是我们人生的灯塔,是指南针,不容动摇,不证自明,比如公平、诚信、正式、循序渐进、平衡等。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是符合原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的生活,获得成功和幸福。

    又见成功和幸福。什么是成功?成功是指我们实现价值目标,获得预期结果。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我们得到了满足而产生的喜悦。虽然价值和满足因人而异,但有句话说了,成功/幸福的人生大都相似,失败/不幸的人生大不相同。关于成功和幸福,人类拥有共识,而关于如何获得成功则不然。

    有两种成功论,一是品德成功论(the character ethic),认为成功之本是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等这些品德,这是非常传统的经过历史沉淀的观点,我们从各种经典名著中都能够看到对这种成功论的刻画。

    另外一种成功论是个人魅力论(the personality ethic),认为成功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等。这是在二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流行起来的观点,强调技巧和态度,容易速成,被很多人当成是人生的捷径。

    在作者史蒂芬·柯维看来,品德才是原则,个人魅力不是;品德才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技巧只是锦上添花,仅靠个人魅力获得的成功和幸福不能持久。因此品德成功论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这个七个习惯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养成这个七个习惯,意味着我们在用正确的思维方式生活,以此获得的成功和幸福往往才持久不衰。


    三、什么是高效能?

    思维方式和原则是这七个习惯的根基,其中,效能原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原则。

    1、什么是效能?

    效能(effectiveness),是指做正确的事,选择正确的方向向目标迈进 ,区别于效率,使用正确的方法提高达成的速度。

    关于高效能的自然法则是产出产能平衡。有个鹅生金蛋的寓言讲的就是产出产能平衡的原则:

    有一只很厉害的鹅,每天能生出一个金蛋,很快它的农夫主人就变成了富翁,却也变得贪婪急躁,他想得到所有的金蛋,于是他把鹅杀了,但是鹅的肚子里没有金蛋。鹅死了,农夫再也没有金蛋了。

    这里金蛋就是产出,下金蛋的鹅就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真正的高效能应该是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农夫以为产出越多,效能就越高,走了个重产出而轻产能的极端,把鹅杀了。

    重蛋轻鹅不行,不肯生产,只想着产能维护,重鹅轻蛋也不行,关键是要平衡。

    高效能就是保持产出产能的平衡

    产出我们好理解,而产能主要有三类:物质资产、金融资本(财产和赚钱能力)和人力资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物质资产的产出产能平衡好理解,如果我们只管使用不管保养,很快就会报废,做好保养,保持平衡才是有效利用。

    对于金融资产,只管消费不管储蓄投资,财产很快就会花了,或者一直吃老本不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产出就会减少,人生发展也会停滞不前。

    对人力资本而已,平衡更重要,其他资产都是由人在控制着。如果我们只想着拿金蛋,享受关系带来的权益,而不去维系情感,关系只会越来越糟,无蛋可拿;对待身体这项最重要的资产更是这样,只管废寝忘食的工作,不管锻炼和休息,很快身体就会垮掉。

    对于团体来说也一样,例如,顾客是金蛋,员工是鹅,善待员工与善待顾客一样重要。

    作者举了一个亲子关系的例子。

    你要求孩子保持房间整洁,这是你希望得到的产出——金蛋。而你的孩子就是产能——那只鹅。在产出产能平衡的情况下,你的孩子会心甘情愿整理房间,不用你催。

    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使用了权威式或是纵容式的管教,那么你就是偏重金蛋,只想让孩子听你的或者让孩子开心,而忽略了产能的培养,如通过教育、沟通、聆听、尊重、关心等方式培养他的责任感、自律能力、自信心、品德、健康的身体等。

    反之,如果做到了平衡,那么你们就会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你希望得到的产生自然能够获得。

    以上讲的这些平衡,我们也许在不同的鸡汤文看过类似的道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产出产能平衡这个原则,不管面临怎样的两难选择,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

    高效能的七个习惯是正是基于这个原则的。养成这七个习惯,我们自然能做到在产出产能平衡。

    2、什么是习惯? 

    地基快打完了,最后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习惯。

    前面说品德成功论才是原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品德是习惯的合成,习惯是品德的基础,习惯是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知识是指我们知道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技巧是指知道如何做,意愿是指我们想要做。

    习惯则是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比如,我想养成做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

    知识:我要做的是运动,主要是瑜伽,我很清楚为什么要做瑜伽,一是瑜伽没那么剧烈,比较适合我;二是瑜伽可以帮助我获得内心平静,这也是我需要的;三是学校有瑜伽班,降低了学习瑜伽的门槛,不用跑到外面去上。

    意愿:我是非常想要做瑜伽的。

    技巧:每周两次参加瑜伽班,跟着老师的指导练习。

    知识、技巧、意愿都有了。然而,这个习惯我还没有养成,本学期一共就去了不到五次。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技巧部分还不够。我不仅需要知道要去参加瑜伽班,还得知道怎样坚持去参加。比如,我可以提前安排好日程,设定闹钟,到点提醒我;可以找一位也有意愿做瑜伽的老师结伴去,互相提醒;可以让工作室的小伙伴在我犯懒的时候督促我参加;可以给自己定目标,完成了就有奖励,完不成就接受惩罚;可以在每次做完瑜伽后写下身体和内心的感受,加深瑜伽带来的美好体验,让自己爱上瑜伽;还可以建一个瑜伽群,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定好规则,每天打卡,互相鼓励,让自己有动力坚持等等。这些都是可行的技巧,需要我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养成做瑜伽的习惯

    希望通过这个详细具体的例子,把习惯这个概念讲明白了。

    那为什么是这七个习惯而不是别的习惯能带来高效能呢?因为七个习惯并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

    好了,这里又有一个概念,成熟模式。它是指人类成长有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

    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

    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

    七个习惯当中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能够让我们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中间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能够让我们从独立期走向互赖期;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则是提升前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升级效能。

    七个习惯看上去很厉害,然而,这几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要花上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但是,只要我们开始去培养这些习惯(不一定要按顺序培养),我们就是在路上,在一条让自己更幸福更快乐更成功的路上。

    至于,这七个习惯,具体是什么。怎么养成,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个习惯让你过好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n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