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柏(1903--1970),富平县淡村镇禾嘉原村人。1925年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职业学校,1933年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在富平县第一高等小学、孙蔚如将军创办的长安县豁口私立慈惠小学、富平县都村小学任校长,后因父母相继去世而辞职归田。在家乡创办禾嘉原小学,并担任董事长兼校长。期间与中共地下党员、原信立乡乡长齐裕森一起筹备开凿富惠渠(即现在的西干渠)。先生在国民政府及教育界任职多年,同情革命,他利用合法身份,为革命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建国后,任富平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1970年夏在石川河修筑牛村公路大桥时,不幸遭遇洪水遇难,终年六十八岁。
《富平文史资料汇编》收录有纪念李紫柏先生文章,原文如下:
李紫柏先生,字铭勋,生于1903年,富平县淡村乡禾园村人。1970年夏在石川河修筑牛村公路大桥时,不幸遭洪水遇难牺牲,终年六十八岁。先生于1925年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从1933年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在富平县第一高级小学、孙蔚如先生创办的长安县豁口私立慈惠小学、富平县都村小学任校长,后因父母相继去世而辞职归田。先生一生为人正派,关心地方事业,重教治学,处事廉洁,在群众中声望颇佳。先生曾在国民党政府及教育界任职多年,但同情革命,他利用合法身份,为革命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民国十八年(1929)腊月,三原武字区地下党负责人黄子祥及其父黄明被伪军长魏凤楼捕押三原伪军法处,先生以耀县伪党务指导委员的合法身份,利用乡友关系,托人设法使黄氏父子先后脱险。出狱后,黄子祥曾亲自登门感谢,并赠送皮袄一件,先生坚辞不受。
民国十九年(1930),先生从三原县伪县长高某处获悉马军将偷袭武字区,即暗地派人给武字区游击队递送紧急情报,游击队得以安全转移。先生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情势下,还利用合法身份,主动并参与了营救地下党员唐玉怀(三原县陵前乡唐家村人)、王生财(淡村乡高李村人)、进步青年弥荣舟(淡村乡北李村人)等人。先生早年任职于国民军政部门,后逐渐认清其腐败、没落的本质,着救国忧民的愿望,改行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人才培养。民国二十三年(1934),先生在本村教书。当时教师仅他一人,学生约二十余名,校址设在禾园大庙内,房舍破旧,教学条件极差。先生发动当地群众投资建校,出钱粮,投劳力。禾园、高李、来家三村选校务理事六名。扩大校园面积,修葺房舍,构筑围墙,建成了“三民学校”,现在面貌焕然一新的禾园小学,就是在原“三民学校”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先生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民国三十四年(1945)便与齐裕森等人筹备开凿富惠渠(即西干渠),成立了富惠开凿促进委员会,齐任主任,先生任副主任,受益各村均选派二人担任委员,在觅子小学设址办公。
民国三十五年(1946)夏季,先生专程赴西安聘请水利设计专家王某等六人组成的水利勘测设计队来富平实地测绘,吃住招待一切费用全由先生家中承担。旧社会的土地私有,对兴修水利阻力很大,先生首先从自家开刀,打开局面。下线时,曾有人对王某说: “占李先生家地太多,能不能绕一下?”先生坚决不同意,说:“测到哪里,就在哪里下线,不从咱头上开刀,这渠一辈子也修不成!”在先生的带动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西干渠工程的全部测绘任务。当时,兴修水利谈何容易!既有人力、物力上的困难,更有盘根错节的封建势力的阻挠。有一些土豪劣绅曾扬言要“打死李紫柏”,企图威胁先生放弃开渠计划,但他仍然雄心不减,上下奔波,筹划开渠事宜。一些好心人曾劝告先生不要出风头冒险,他听罢哈哈一笑:“兴修水利,是造福后代的大事。为开富惠渠而死,死而无怨!”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先生又去西安“华洋义赈会”领取捐款四千元,受益各村按地亩投资、投工,工程全面展开。不幸的是齐裕森被捕解省,工程中途停止。有一次,线润民先生与先生即席应答对联。线出上联:“富惠渠开,愿遇太公常钓鲤”,先生答下联:“青岗色交,幸逢老子再骑牛”。由此,亦可看出先生开渠的决心和乐观精神。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西干渠在解放前没有修通,但先生兴修水利、造福后代的精神,却永远不会磨灭。现在,渠水欢歌,绿树成荫的西干渠,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成的。一九五八年,当西干渠水第一次流到千年旱原,注入农田时,先生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
(倚新虎 整理 2023.6.18)
倚新虎倚新虎,陕西富平人,在西藏某部戍边23年,历任排、连、营、团级干部,荣立三等功五次。所撰写军事作战论文获全军奖,在军内外发表文章数百篇。现任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委员、富平县政协特邀文史员等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