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水”、“致癌菜”家家有,劝你一定要少吃!这几种防癌高手,餐桌上要常有!
一个“癌”字三张口,癌症的高发和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有关系的,我们的餐桌上就藏着一些可能会致癌的物质,甚至是一级致癌物!
这些“致癌凶手”要少碰
1、过烫的水和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过报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会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食管的黏膜非常娇嫩,过烫的水和食物会把食管烫伤,长时间这样饮食,黏膜反复修复就可能出现瘢痕、增生,甚至出现癌前病变乃至诱发食管癌。
【建议】60℃是食管的“警惕温度”,日常饮食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温度。喝热水时,40℃左右的水温是最好的,这样既不会过度刺激食管、胃肠道,又不会过凉造成血管收缩。
2、隔夜的绿叶菜
绿叶菜硝酸盐含量就比较高,再次加热后很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内后,会在胃里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明确的致癌物。
【建议】实在吃不完的肉类可以放冰箱,再次食用时充分加热。蔬菜类,尤其是绿叶菜,以及无法加热的凉菜,最好就不要再吃了。
3、霉变的坚果/土榨油
久放的坚果、谷物如果发生霉变,会产生一类致癌物 —— 黄曲霉素,损害脏器。
【建议】不要大量囤积食物,吃到有苦味的坚果,赶紧吐掉并漱口。食物如果发生了霉变,最好整包丢掉。
另外不要买小作坊产的土榨油,如果榨油设备没有充分洗净,或者筛选花生等原料时没有把霉变的筛出去,都有隐藏黄曲霉素的可能。购买食用油,一定要到正规市场,购买正规品牌。
4、腌制食物
腌制食品往往存在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肉类腌制品还可能直接产生亚硝胺,长期食用会增加癌症风险。
【建议】少吃咸鱼、咸肉等腌制食品,多吃新鲜食物。自己制作泡菜时,15天以后再食用,可以大大减少亚硝酸盐含量。
5、炒焦的食物/做饭油烟
苯并芘也是一类致癌物,除了烧烤食物,它也存在于炒焦、炒糊的食物中,还有做饭时产生的油烟中。
【建议】少吃烟熏、烧烤食物,炒焦糊的菜尽量就别再吃了。做饭前先打开油烟机,做完后等几分钟再关闭。炒完一个菜,把锅刷干净再炒下一道,避免产生更多的苯并芘。
食物中的“防癌高手”
食物中有致癌的隐患,同样也藏着“防癌秘籍”,日常饮食中有一些食物营养丰富,其中的营养素对预防癌症是有帮助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的丛明华丛主任,在《养生堂》节目上将防癌食物分成了3个梯队。
第一梯队: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南瓜、紫甘蓝、红菜头、苹果、柠檬
第二梯队:大豆制品、大蒜、紫皮洋葱、香菇、包菜
第三梯队:普通绿叶菜,比如油菜、油麦菜等
每种蔬果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不能只吃某一种,在绿叶菜的基础上,搭配其他的蔬果,营养就比较全面了。
挑选蔬果时一定要种类多样化,广泛摄入各种蔬果,长期偏食也会增加癌症风险。每天最好吃到一斤的蔬菜、半斤的水果,五颜六色的蔬果都吃一点,尤其是颜色深、气味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