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从记住到实践,你只差这一本书

从记住到实践,你只差这一本书

作者: 问渔问渔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9:28 被阅读0次

苏东坡曾经在写给王郎的信中说到:我读书,每一本都要读很多遍。看一本书,就像潜水到汪洋大海之中。大海里面好东西多了去了,但你就两只手,拿不了太多,所以只能挑出最需要的拿走。书里面的内容也很丰富,一次也不可能都记住,那就得捡重点看了。怎么捡重点?你要是想从书中得到治理国家的方法, 就专门找出这些内容来学习;要是想了解古人的事迹,就把注意力放在事迹上,其他什么都不要管。这样,一本书读很多遍,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就会比那些随便读读的人厉害很多。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连苏东坡读一本书,都需要读很多遍,才能记住大部分知识,我们普通人就更不必说了。但是在快节奏又讲求效益的现代社会,把一本书读上七八遍恐怕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更具体、更实际的读书方法来记住读过的内容。在《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中,作者大岩俊之从自己如何有效率地读书、如何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三个方面详细、具体地介绍了自己如何将书本的知识有效吸收,为我们提供了实际的操作方法。

和许多人一样,大岩俊之读书时代非常不喜欢读书,阅读能力也很差。虽然在上班之后积累了一些阅读技能,但也远远不够用。当了十五年的职员之后,大岩俊之决定创业当研讨会的讲师。因此一年之内读了300本书。不幸的是,过目就忘,什么都没记住。在参与过很多读书会之后,他开始总结有效率的读书方法, 知识量迅速增加。这时,他依然无法成为研讨会的讲师,因为他掌握了大量知识,却从未实践过。后来,在一系列的设定目标并落实之后,大岩俊之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并在2013年成为指导教学的讲师。

从大岩俊之的经历来看,他的读书方法对我们大部分人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只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实践,不仅能从纷繁复杂的书中抽丝剥茧,记住重点,还能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一、有效率地阅读一本书

作者在有效率地读书这一章节中,重点介绍了三个内容,包括有目的地阅读、培养时间意识和注重输出。

1.有目的地阅读,阅读之前预设问题

商务类书籍是要带着“目的”去阅读的。带着主动意识去行动会更加专注,也更容易有所收获。一方面,读一本商务类的书,我们本身的目的就是从中获取有益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带着预设的问题去读,有利于调动大脑的主动思考意识,积极寻找答案,才不会在读几页之后做白日梦。

2.时间意识能提高效率

读一本书,在评估内容的复杂程度之后,要设定读书的时间并严格执行。这样有利于将精神集中在重要的部分。

3.输出内容

相比消遣性阅读,带有目的性的读书,更需要集中精神,理解、记忆。人的惰性让我们感觉这比较烦。更困难的是输出。输出不仅需要思考,还需要组织语言。很多人读完书之后感觉很满足,觉得很充实。其实,当别人问起他书中的内容时,自己甚至连一句完整的概括都说不出。因此,我们必须“逼”自己输出。包括向别人讲述和写下来。

在完成了一个这样的读书过程之后,我们的记忆就会比较深刻。要想真正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我们还要在“写”的方面继续强化。这包括两方面: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

二、做笔记、画思维导图加深记忆

1.做笔记

做笔记方法有很多种,贴便签、划线、折书角都可以。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就可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的过程,便是知识吸收的过程。做笔记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笔记最好在第二遍读的时候再做。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做,很容易造成完全摘抄原文的现象,用处不大。

②做笔记可以使用原文加感想的方法来记。原文一般三四行就可以,不要全篇摘抄,只需要精华。感想可以记录自己当时联系实际想到的案例、问题等。

2.画思维导图

做笔记有利于重点内容的吸收,而思维导图则有利于整理思路,提高构思水平,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整本书的了解程度。

思维导图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三种。

①按照书的信息、自己读书的目的、根据目的找到的答案、总结四方面来做思维导图。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整理出书中精华,而且可以再次记忆自己最初设置的问题,检验读书的成果。

 ②按照要点整理思维导图。这样的思维导图中,只有要点,有利于迅速掌握重点知识。

 ③按照章节整理出一本书完整的框架。个人认为,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清楚地了解一本书的框架,但对于记忆重要问题帮助不大。可以根据自己读书的目的酌情使用。

除了介绍不同的思维导图类型之外,作者还从做思维导图的纸张、用笔、线条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在完成上述的步骤之后,我们的初步记忆就完成了。但这不代表我们即将一劳永逸。大岩俊之在书中提到:根据艾斯浩宾曲线,一天过后,我们就会忘记书本内容的74%,这时,我们要适时地进行温习,反复阅读。另外,他还在在书中还为我们介绍了多种有趣的记忆方法。包括整理成故事、使用首字来记录文字、联想记忆等。

三、将知识付诸实践

至此,记忆部分大功告成,那么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还没有。记住是目标完成的中间阶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知识付诸实践。《实用性阅读指南》给我们提供了实践的具体步骤。

首先,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实用性阅读指南》里面的阅读方法和思维导图之后,将目标设定为学会书中的阅读方法和学习做思维导图。

其次,想象自己成功之后的样子。这有利于树立信心。

再次,明确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看看现在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比较大,可以树立短期目标,以免自信心受挫。

最后,将具体目标细化成明天就可以立即实施的行动。

读一本书,有效阅读、记忆、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真落实这些步骤,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改善。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人而言,读一读这本书并亲自实践,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 从记住到实践,你只差这一本书

    苏东坡曾经在写给王郎的信中说到:我读书,每一本都要读很多遍。看一本书,就像潜水到汪洋大海之中。大海里面好东西多了去...

  • 从学习到思考到实践的一周

    周记28(2019.03.04-2019.03.10) 这一周不管从哪个方面思考,总结出来就是:学习-实践,学习-...

  • 从冬天住到秋天

    等小紫汀到三岁了,找个冬天,拉着媳妇和小紫汀回到忽惊兔的小“别墅”,住到下个秋天。 下雪以后,只在砖路上扫出一条小...

  • 结婚会导致说散就散吧

    转眼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一年了,从开始的浪漫、惊喜到后来的住到一起,斤斤计较,柴米油盐的过日子,我们只差那张纸和一幢...

  • Rain的成长日记:坚持每周一篇读书笔记(20)

    读书 今天读完了《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这本书,并使用思维导图输出了一篇读书笔记 —— 《你和梦想之间,只差...

  • 你离大师只差这四点

    你离大师只差这四点 1. 走出"一万小时" 的误区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 《刻意练习》。 这本书从科学和心理学的角...

  • 从“社恐”到“社牛”,你只差这本书!

    周末时,宁愿窝在家里追剧,也不愿外出与人交往; 电梯里遇到同事,哪怕没事也要假装自己很忙,只顾低头翻看手机; 每当...

  • 读书笔记之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

    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 作为行动派的忠实粉,怎么可能不买这本书-《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同时作为一个颜控,...

  • SPSS:从入门到精通,你只差这几本书

    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该软件由于其操作简单,已经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 克服拖延 培养习惯

    大家好,今天是7月7日,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小强升职记》 本书的作者是邹鑫,时间管理实践专家,从2007年开始,专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记住到实践,你只差这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t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