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九一八事变一大前因:中东路事件东北军惨败,少帅被打没了电

九一八事变一大前因:中东路事件东北军惨败,少帅被打没了电

作者: 珍珠大笑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11:48 被阅读0次

    过去,对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下令不抵抗,一直不太理解,缕着时间的脉动回溯至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01

    中东路是一条“丁”字型的铁路,修筑于十九世纪末上个世纪初沙俄侵华的年代。它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经过我国满洲里至绥芬河是“丁”字的横,纵向则贯通了东北四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

    后来俄日争锋,结果长春以北的路段,归了俄罗斯管理,长春以南称南满铁路,归日本管理。

    那个年代公路运输不发达,更没有民航,所以铁运在东北是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中东路堪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大动脉。

    1929年7月,“改旗易帜”不久、主政时间也不长的少帅张学良,意气风发想干一点大事。

    因为不满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过多过分权益,他在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支持下,命令东北军以武力强行收回了中东铁路的一部分管理权,导致两国断交并爆发了军事冲突,这就是中东路事件的发端。

    这场冲突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比40年后的珍宝岛之战大得多,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时间跨度在3个月以上,战役、战斗打了数十次,使用了当时先进的重型装备如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

    战至11月,东北军惨败,张学良只得委派代表与苏方谈判,达成妥协的《伯力议定书》。

    事件期间,苏军出兵占据我领土黑瞎子岛,战后仍未归还。

    02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前所做的另一件震撼之举,少帅时年28岁,是真年轻啊!

    战前的背景态势,一是张学良从乃父那接过东北这个大摊子,刚稳住了局面,急于立威,也急于求作为。

    二是张学良错误地判断,当时的苏联刚刚经历十月革命和多年内战,国力窘迫,经济残破,其军队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以为可以乘机拔掉这根刺,讨回中东路的路权。

    三是蒋介石在名义上大力支持少帅叫板苏联人。

    说起来,老蒋内斗确实无人能敌。他眼看着四五十万装备良好的东北军虎踞大北方,怎么睡得好觉?那么,让他们和社会主义苏联死嗑一把怎么样?

    苏联的重心并不在远东地区,如果真杠上了,无论是谁取得了胜利对蒋某人都是大有裨益——要么苏联在华势力衰弱,要么东北军的实力受损,如果两败俱伤就更是求之不得了。

    结果,苏军大获全胜,俘获和杀伤东北军近2万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事物资。

    1:15的战损比啊,东北军自此元气大伤,张学良最终仍不得不坐到谈判桌上来,接受苏联恢复中东路原状的条件。

    03

    东北军这次败给苏军,对整个东北局势的影响十分深远,这是大家的共识。

    中东路事件带给张学良和东北军的打击十分沉重。

    战前,东北军高层自认为备战是比较充分的,武器装备在各大军阀的部队中也应该算是比较好的,而且还有一些先进的新装备,而苏军貌似战斗力在衰落。按着兵法,彼竭我盈,是取胜之道。

    不想对敌情判断出现大的失误,骄兵出战,怎么能不败呢?

    东北军的落寞,被驻华日军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上个世纪初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日军,本来对奉军来说,就是一个强大的存在。

    这次武装冲突,让觊觎大东北已久的日本看出了门道,掂量出了东北军的斤两,日本军阀的冒险欲、占有欲受到了强刺激,成了开启一年多以后的九一八事变的一个重要参照与依据。

    时任日本关东军主任参谋的石原莞尔,不久即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为发动侵略战争出谋划策。他狂妄地宣称,对付张学良甚至都用不到真正的刀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他击退。

    这种对张学良和东北军的看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关东军的态度。

    04

    不到两年后的九一八事变,似乎紧追中东路事件接踵而至。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日军初始来袭时,由于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北大营8000名守军,竟然被只有300名日军击溃。

    仅仅8个小时,沈阳便换了主人。兵工厂里包括飞机、火炮、弹药等等的许多先进武器、弹药和装备,都被日军缴获,成为日后进攻东三省的利器。

    数十万东北军直接撤退,导致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陷。

    1990年底,西安事变后被软禁多年的张学良获得人身自由后,接受了日本NHK记者的专访。

    他直承:“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

    “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

    此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其实,这还是在找借口,他只不过想保存实力,不想和日本人血拼。因为一旦打起来,除了东北军,别的军阀也好,蒋介石也罢,恐怕都指望不上。

    张学良的小九九,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说到家,这张少帅还是缺乏血性,器局太小,在民族大义上犯了糊涂。他以为只要有人有枪,到哪都吃的开,不想蛮不是那么回事。

    东北军离了东北也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加上西安事变后少帅被老蒋软禁,群龙无首的30万东北军被分散派往多个战区,陆陆续续被打灭,撤番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一

    这是后话了。

    最后,我们回到主题上来。中东路事件,打飞了张学良和东北军的锐气血性,却使日本军阀这头恶狼看出了猎物的底细。

    可以说,东北军与苏联红军的一场武装冲突,无意中为九一八事变做了些铺垫。


    我是珍珠大笑,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喜欢“读旧书唱老歌喝陈酒品新茶偶尔吟风弄月”,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一八事变一大前因:中东路事件东北军惨败,少帅被打没了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tj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