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男朋友为了鼓励我好好复习,允诺通过考试给一万的零花钱。
得到这个允诺之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通过了,我要买个一万的包包。
妈妈在聊天的过程中,带了一句,“咱别拿一万买个包啊。”
虽然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但是我知道,她对我的做法是不认同的。
女婿疼自己的姑娘,肯为姑娘花钱,这是好事。但是自己的姑娘不珍惜钱,不合理消费,这就不好了。
我反思自己要买包包的动机:我没接触过奢侈品,不懂奢侈品的设计理念,美感,和所承载的想法,我花一万元买包包并不是为了艺术和欣赏,纯粹是出于虚荣心。
我到底在虚荣什么?或者说,我虚荣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发朋友圈啊!发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昔日的好友看到我过得不错啊。
也就是说,不管我现在到底过得怎么样,我都要让自己看起来过得很好,最好成为自己圈子里看起来过得最好的人。
意识到自己是这样虚荣,这样肤浅的人的时候,我觉着非常地难堪。
难堪过后,我意识到,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过得很好”,人会非常容易会做出不够理性,性价比不够高,甚至是损害自己长久利益的事情。
跟男朋友商量着买车,爸爸推荐15万的本田。我们两个在看到这款车的时候,有些撇嘴,好小。两个人都琢磨着,再加几万,买个大点的。
后来我们两个琢磨了一下,觉着,还是老人家会算账,15万的车现在对我们而言是最适合的。
1.15万的本田安全系数已经很高了,代步功能和安全性都达标了。
2.我们还很年轻,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是不需要车来撑场面。
3.男朋友创业,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买车多花钱,意味着分给创业的钱就少了。车是负债,只会消耗钱,不会带来钱;投入到创业的钱,则是会钱生钱。
4.车的寿命是有限的,假设第一辆车可以开8年。我们假设两种情况:a花25万买一辆车;b花15万买一辆车,另外的10万买指数基金8年。
8年后,25万的车可以卖3万。15万买的车可以卖2万。8年是投资指数基金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了,收益率可以达到12%/年了。
8年后:
a情况——3万。
b情况——2万+10*1.12*。。。。。。*1.12(乘以1.12的8次方)=27万
8年以后,30多岁了,是时候买一辆好车撑门面了。如果8年后我能为买车预留25万的话:
a情况:25+3=28万
b情况:25+27=51万
28万,可能还是只能买个本田,只不过换了个系列或者换成高配了。可是51万,那就可以换品牌了,可以买个宝马奥迪了。
也许20多岁开一辆25万的车,确实很拉风,确实可以让我看起来过得不错,大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可是我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
1.创业的钱少了,在创业初期的多10万和少10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为了一时的虚荣,我可能会斩断自己8年以后拥有一辆宝马的机会。
我想起《穷爸爸富爸爸》里清崎夫妻两人——一开始就是买的一辆很便宜的车,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创业,几年后换成了豪车。
我想起了最喜欢的资产配置老师——飞泥翱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上班族。他是同学圈里最晚买车的,但是30来岁的时候就基本实现了财富自由。
我想起了不让我买包包的妈妈——买不买名包没啥,随时都能拿出资金才是王道。
我知道,每个人对钱有自己不同的观念,比如我妈不赞同我花一万买个包,可是跟我经济条件差不多的人背几千块的coach是不好意思出门的。
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一夜暴富的。也就是说,你每月,每年,拿到手里的钱是有限的。你只有这么多的钱,禁不起挥霍的。
有的时候,我们得控制住自己的虚荣心,理性地算算账,想尽办法让手里有限的钱利益最大化
即便我们要虚荣,也要想办法憋个大的不是?
最后,把我心爱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一起共勉:
守得住寂寞,才能迎来最盛大的繁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