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变革频繁的一刻,法国大革命与此时爆发,欧洲动乱随即形成。旧秩序毁于一旦,而神圣罗马帝国与教皇国遂纷纷解体。中产阶级在政治社会上亟待有所作为,带动了民族主义的兴起。在本世纪自由变成政治诉求大口号,不同时地均有其不同意义。皇室多少仍保有名义上的权力,但主控政局者已为中产阶级,其势力几达全欧。
19世纪的心灵,实可用自由、科学、进步与进化诸观念予以诠释。
宗教的意义有所局限,多置于道心的体悟与道德体系的范围内来谈。在19世纪初期的德国,黑格尔承袭的前贤和后来追随他的人,都从非属传统宗教的立场出发,从精神的观点诠释世相。不少人以科学为基石,对人性发出乐观的呼吁,再继而形成新的世俗宗教理论,引起广泛的共鸣,法国实证主义、英国功利主义以及斯宾塞的进化论为代表,至少是在欧洲此刻首度兴起了史无前例的悲观哲学,以及据此衍生的美感观念。叔本华最具代表性,体系也最见玄妙,另一方面纯现象的唯物论亦四处泛滥,凌驾各思潮之上。
造型艺术方面的表现,绘画和建筑的发展已步履蹒跚,不是戴上历史的面具,用新文艺复兴风格来取代新哥特式作风,就是泥古复古,用新巴洛克和其他种种文饰之风来取代新文艺复兴风格,新不新,旧不旧根本令人无所适从。
国际性的浪漫主义运动,在19世纪的40年代蔚为高潮,汹涌澎湃,此后欧洲文学转变流向走上通称写实主义的道路,19世纪确实是写实主义大家辈出的时代,在法国有福楼拜,在俄国有托斯托耶夫斯基及托尔斯泰,在英国有狄更斯,在美国有亨利詹姆斯,在挪威则有易卜生。
写实主义一词,哲学界很早便使用过,然而文学上的写实主义另有新意。很多人常误以为写实主义就是自然主义。上古之时,哲学界每用后一名词指唯物论、伊壁鸠鲁主义与现实主义,但作为独特的文学范畴,自然主义唯有在法国才见丰收。
因此对19世纪的人来说,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是新口号,可以拿来对抗浪漫信念。新诗潮所追求的真、时代感与客观性显然相对于浪漫想象力及缅怀往昔荣光的浪漫历史主义,和浪漫诗人的任由主观提升心灵与小我的做法也有清楚的对比。当然求真与求客观并非始于昨日。年代较久远的许多古典模仿论,也有类似的要求,在18世纪大作家如狄德罗等,即使是在戏剧作品中也要求文学模仿人生。
司汤达曾经说过: 小说是一面会在路上走的镜子。契科夫说: 对化学家来讲,地球上没有肮脏的东西。他得放弃成见,了解在地表景观上,即使是粪类也有其价值所在,他也得了解生命中有罪恶的情感,一如其中亦有善良的情感。因此,写实艺术所指的真实便包含了肮脏、低俗、令人作呕与罪恶的东西,康拉德坦诚 : 即使是技术最高明的作家,不需要写三句话就会行藏败露,宣泄自己的道德观点。
在艺术上欲求客观与泯除个人的真实感根本是痴人说梦,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制造出来的,都是在创造一个充满象征的世界,和我们所称的现实相去甚远。
作家必须有照见现实的本领,不仅是社会现实。这种本领不一定是科学式的洞察力,很多大作家都能让我们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与世界,他们还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营构出一幅幅看来比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绘图画似乎更真的画面,这种成就乃因想象力与艺术或技巧激荡的结果。福楼拜一向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彻头彻尾都在声援绝对客观之说,然而他半数以上的佳作却显示他也善写浪漫幻想故事。
所有写实派大将基本上都是浪漫主义者,比较保险的说法是这些人创造出许多想象世界,至少天生就知道,只通过象征也可以呈现某部分的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