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看到一个问题,挺典型。
有人问“闺女读幼儿园,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问题下的具体描述是: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第2天,就被其他小朋友打。晚上回家看到孩子屁股腿上都是卫生纸屑。虽然书包里放着体检的东西和校园卡,但老师没有任何交代。
家长想找老师,但家人却劝说不要找,担心问了之后,老师可能会对孩子不好。
作为一位家有两娃的老母亲,对于和老师交流,算得上有一点体会。
家人的顾虑可以理解,但题主困扰的这几件事,都是可以与老师交流的。
1.说孩子被班上小朋友打,具体的情况,可以问问老师。因为幼儿园孩子的表述与真实发生的事情,可能稍稍会有偏差。如果孩子真的被打,这件事家长能忍?是一定要去沟通的。
2.腿上的卫生纸屑,也可以问问老师,具体什么情况。
3.体检的东西和校园卡,更是可以咨询老师具体的使用要求与方式。(一般下发体检单或校园卡,老师都会和孩子讲一遍,再在群里和家长说一遍。如果老师什么都没交代,当然可以问。)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很正常的交流。交流的时候,注意措辞、语气和方式就好。可以是短信,也可以是电话,当然还可以当面聊一聊。
大部分人都觉得不要问
题主家人的态度,其实是大多数人的态度。总觉得问了老师,可能会给老师一个坏的印象,要是有点什么,还会让老师对孩子有想法,对孩子不好。
常见,太常见了,甚至于有的老师也这样认为。
我家老二幼儿园毕业时,老师聊起过往。老师坦言,过去觉得我是个难相处的家长,因为我有问题就会与她交流。但在老师看来,不管她做怎样的决定,作为家长,执行就对了,什么都不该问。
对于老师的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有疑问,当然要沟通,不然怎么叫“家校沟通”?
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该与不该,全在人的一念之间。老母亲觉得,有以下两点情况发生的时候,是要与老师沟通的。
1.当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时
我家老二大概上幼儿园中班时,有一段时间抗拒上学。一开始不说原因,只说不想去。一个很喜欢上学的孩子,突然变得不想上学,一定有原因。
多问几句,从孩子散落的话语中,拼凑出不去上学的原因,原来是与老师之间发生了不愉快。孩子不愿去上学的当天带班老师,前几天批评过他。批评他什么?批评他当时在教室,没有帮忙搬桌子。
这不是很小的事情吗?但对孩子来说,老师一句轻轻的话,听在孩子的耳中就是重重的评判。决定与老师交流,主要是孩子厌学情绪实实在在地存在。为了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发了信息给老师。
老师回复的是语音,简单描述当时发生的情景,和孩子说得差不多。但老师说得不太客气,直接说要么以后就不叫孩子做事。老师的态度让人意外,在老师看来,这样的情况就属于不该问的。
但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问。与老师沟通,能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发生的事情,也能在了解后,从更合理的角度与孩子沟通。毕竟,孩子都已经抗拒上学了。
2.当孩子心中有疑惑的时候
前面说,老师觉得我是难相处的家长,有些事不该问。老师指的什么事?我家老二上幼儿园时,班级里要选几位小朋友出去表演。
孩子没选上,也不知道原因。换我家老大,就不问了。但老二还是要问一问,因为老二相对来说内向一些。发了信息问老师,学校表演选择标准是什么?问清楚,哪里没做好,好让孩子有努力的方向。
老师直接电话过来,详细解释具体情况。这位老师的态度很好,解释得很清晰。虽然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因为个子小了点,为了视觉上的统一,没选他。
等孩子放学,我把具体原因和孩子说了,他心里没了困惑,还为好好长大做努力。就为这件事,老师对我的印象不太好。那么,老师对孩子不好了吗?并没有,老师一如既往地看重孩子。(其实也要庆幸孩子遇到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一点小总结:
什么该问老师?在我看来,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让孩子心中有疑惑,甚至是让家长有疑惑的问题,都可以找老师沟通。沟通,是为了了解事情的全貌。沟通的时候,方式与语气非常重要。
写在最后的话
同样的事,我家老大遇到,我可能不会找老师沟通。因为老大更主动、外向,她自己会弄清楚原因。而老二,相对来说,需要家长花更多的心思,去解答疑惑。
孩子内心有疑问,尤其是老师的一些评价,让他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作为家长去和老师正常交流,没什么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在大人眼里很小的事,孩子们的眼中就是天大的事。天大的事,家长要是因为可能的顾虑太多,而不去具体了解。那么,我们拿什么成为孩子成长的底气?
家长与老师的正常沟通,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孩子:我们是他们的定海神针。
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
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课题。
老母亲一边学习怎样当妈,一边跟上孩子们的成长步伐。
也许我们有相似的育儿困惑,也许我们有不同的育儿烦恼。
没关系,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
分享我的育儿经验,也欢迎留下你们的锦囊妙计。
让我们一起寻找育儿路上未知的答案,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