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整理我的书。
刚回来的那几年,内心emo,无所适从。
正如罗翔老师《法治的细节》中写道:我也经常用读书来逃避现实,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蝇营狗苟。
小舟从此逝,“书”海寄余生。
于是我头也不回的,扎进了书本的世界里,逃避现世的吵吵闹闹。
虽然逃避是没有用的,吵闹依然存在,问题仍要解决。
但它给了我暂时的安宁,自我治愈,积蓄力量,对抗世界的恶意。
前前后后买了将近200多本,各种类型,五花八门。
东野圭吾系列小说,我的最爱,入门级;
穿插着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等;
题外话,上学时特别不喜欢读课外书,特别是世界名著。
大段大段的心理独白,枯燥无味,对于我来说,读这些有点早,反而磨灭来我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也是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养成的。早让我认识东野圭吾,我早就会爱上阅读的。
回归正题,所以小说还是占了半壁江山,《盗墓笔记》《余罪》《雪中悍刀行》等等,不费脑子,看得爽。
虽不符合我的性格,但我偶尔也看看散文,如《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等,比较安静文艺。
另外诗词赏析类的书也有涉猎,由衷的佩服古代先贤的且词造句,引经据典,现代诗永远比不上的!
但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书籍没拆封。
来不及看,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
各大平台的购物节对我没什么吸引力,但逃不过书籍满减,打折活动。
我也是有底线的,不装门面,不买来收藏或观赏。
虽抵不住偶尔也有抽风的时候,比如《东周列国志》,《国富论》,《社会契约论》等,尴尬。
1/3差不多就是这一类型, 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完的!
《东周列国志》我都看四年来,我还没放弃呢!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