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些文字源于我的教子手记。起初,它们零零散散断断续续记录在四个本子上,串联了成长,串联了时光。如今,我以时间为序,把它整理出来,再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适当加入一些解读,重温那些岁月的同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暖意及启迪。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只嘴里说出的是语言,情绪、动作,甚至眼神,都是语言,其中蕴含奥妙无数;我儿子名“轩”,是谓“解码轩言”。
本期主题词:动作发展 情绪表达 分离焦虑 探索欲望
1.
简单来说,婴儿身体发展遵循的规律是这样的:
第一,从整体到局部
宝宝最初的动作多是全身性的,笼统且不具体。当手碰到什么东西时,不是用手指抓,而是大手金刚——满手一把抓。渐渐地,动作向着准确化精细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从上到下
婴儿最先发展的大动作是抬头,然后是翻身、坐、爬、站立和行走。民间有语云:三翻六坐九爬爬,朗朗上口的歌诀告诉我们小宝贝大动作发展的顺序。
第三,从粗大到精细
不只是婴儿,放到儿童阶段,也是大肌肉动作的发展要先于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掌握了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如举手、抬胳膊之后,才会捏东西,拿勺子这类的精细动作。
第四,从无意到有意
就如前文提到的无意抓握一样,宝宝最开始的动作是无意的,小爪爪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没有目的性,渐渐地,动作越来越受意识的支配,针对性在明显提高。
2.
看着轩一天一个样的成长,幸福将我包围。
这个小人儿牵着我的心,一下班,就直奔家里,尽管又忙又累,但是很快乐,这是一种只有母亲才能体会到的“幸福的忙碌”。
7个多月时,小家伙学会撒娇啦,见我下班回来,张开双臂,眼现殷勤:要我抱抱。
如果这个时候我卖个关子——逗逗他,没有抱他的意思,就会看到他颇具个性、颇有喜感的情绪表达:鼻子抽抽眼抽抽,哼哼唧唧的,然后眉头一皱:啊——哼。马上,我的一颗心瞬间被萌化,赶紧抱起来!
情绪不好,写在脸上,这是婴儿的特点。这可以让我们很快地判断出他的情绪。
婴儿6个多月的时候,就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对熟悉的照料者的依恋。轩除了对刚下班的我表现出“好久不见分外想念”的情绪外,还在我上班走的时候表现出分离焦虑,不过不严重,安抚几句就好。
有的宝宝分离焦虑较为严重,这可能与宝宝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这与我们平常语境下的气质可不相同,此处的气质是先天的,没有好坏之分。
3.
8个月的时侯,轩有段时间特别青睐锅盖儿——拿着锅盖儿,在桌子上敲呀敲,震耳欲聋,他不厌其烦、自得其乐。
这段时间,宝宝的探索欲望会明显增强,拿在手里的东西非得折腾出个动静来,要么摔摔打打,要么干脆扔到地下。你倒是吓一跳,佯装嗔怒看着他,他呢,一脸新奇——哦,原来,这个东西摔倒地下是这个动静啊!
不仅是摔摔打打扔东西,一些小事也能引起小家伙的思考。
床单上的灰尘扬起来,在阳光下浮动,他就伸手去抓;口水掉下来,晶亮晶亮的,他也去抓,电饭锅里的梨水腾起蒸汽,他也要去抓,统统抓不着,就会很奇怪地看看自己的手——这手,怎么不管用了呢,明明看得到啊?
未满十月龄,开始蹒跚学步,那姿势无与伦比的酷:右手抓住自己胸前的衣服,找点安全感,左臂向前伸直,五指张开,随时准备抓住前方物品。一副雄赳赳却很紧张的小样儿。
这个阶段的走,不是“行走”,更像是“疾走”。他们的腿的移动还较为僵硬,不会折叠膝盖,所以这么大的孩子走起来,一鼓作气直向前冲,看得你心惊胆战。
4.
将满十一月龄,基本听懂人话,例举如下:
(1)看外面刮风吗?(轩扭头看窗外)
(2)几点啦?(抬头看表,当然这是看表,并不知道几点)
(3)看看谁回来啦?(驱动学步车,哗啦哗啦奔向门口)
(4)换个台吧?(拿起遥控器对准电视机,两只手、好几个指头一通乱摁,牙齿腮帮子跟着一起使劲儿)
(5)姑姑在外地,总和姑姑在电话里说话。问他,姑姑在哪儿?轩的小眼神就开始寻找电话。
5.
即将一岁那会儿,晚上10点要加一小瓶牛奶,才能保证一晚上睡得安稳。
每天十点左右,我都会打开夜灯,调好牛奶后,再把沉睡的轩抱起来。
好了,一副百看不厌的默片上演了:
小家伙艰难又努力撑着眼皮,先是眯着眼睛,看看床头,没有奶瓶,再下意识抓起我的手,还没有奶瓶,嘴角弧度立刻变化——咧嘴就要哭,奶嘴往嘴里一放就没事了。
好多孩子都会晚上加一顿牛奶当夜宵,这顿夜宵,咱可得全程伺候着,人家只管张嘴,眼睛都不带睁一下的。即使这样,小祖宗也是稍有不满,即刻上演哭戏——这情感,真是疾风骤雨说来就来,哪个小鲜肉的演技可与之相比?(笑哭脸)
-END-
推荐阅读:解码轩言-2
我是穆紫,码字暖心。感谢阅读,期待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