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人们探讨问题、互相交流看法时,常有双方各执一词、说得滔滔不绝,却终也未能达成共识的情况,只“存异”而无法“求同”,有甚者会因为情绪化,将对问题的争论转化为对对方思想乃至人格的怀疑与攻击,导致问题本身被置弃一旁,而盲目、零散的发泄倒变成了探讨问题的延续。如此一来,双方不仅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更未能在探讨中相互促进以便顺利地解决问题,实在是不可取。
那么平心而论,就一般情况而言,争论者果真就是一个在理而另一个无理吗?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与道家,在历史上也有过纷争,却同样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思想,各有千秋。五四前后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辩,在当时看来,西化派似乎稍胜一筹,如今再重新审视,则我们未必不会颠覆当初的结论,重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继承弘扬其优秀部分。关乎举国国民的争论尚且如此,那么两个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又怎么会例外呢?论争之所以常难于调和,并不在于观点绝对地正确与否,而在于两种观点本有相合(包括暗合)或相近之处,却各自混淆概念、以同为异、自说自话以至纠缠不清。比如那些主题宏大的辩论会,常常是一方举出一些有利自己的事实,然后就化小为大,将本来清晰可感的事实归入一个宏大而模糊的结论中去,而另一方又嘴上辩驳对方,实际上也用同样的套路举出另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却都无法给出精确充分的推论过程,如此机械的循环,要不是由于辩论规则的限制,恐怕比得就是谁能举更多的例子和谁有更多的耐心。(当然,辩论活动固然有其它独特意义)
由此观之,争论的双方都是有各自根据的,倘若争论的一开始便抱着各自的独断论,一味地抓住对方与自己不同之处不放,而又不做出大度的谦让,那么争论是必然要陷入困境的。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有见解却不固执己见,以一种融会贯通的趣味与器度去审度,适当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循其因果而溯其本源,那么大概会使交流变得融洽而顺利达成一致,更会使自己的知识愈加丰富而见解愈加高明。所谓的“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想必也是这个意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