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有刺激前行的马虻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4-06-13 22:17 被阅读0次

我的朋友,谁不会受到刺激呢,对比他人,你的日子总是显得过于平淡,缺乏那么多的好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什么呢,生活的优越感?

我不希望你处处充满优越感,但是一点都没有也很难活的开心,你我不都是笑笑别人,被被人笑笑的过日子吗?记录下的感受也并非都是充满了幸福感,很多日记中记录都是痛苦的回忆,吹过西风的沙漠,唯一的亮点就是我曾展示过我是一个成功的人。

平淡的生活容易温水煮青蛙,而你我都需要找到持续前行的动力,偶尔的刺痛有利于我们改变。

雅典人决定对苏格拉底判处死刑,他选择了为自己申辩,很多人说,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不是在为自己申辩,而是在为雅典公民申辩。

他是这样说的:雅典人啊,我敬爱你们,可是我要服从神过于服从你们,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总不会放弃爱智之学,总是劝告你们,向所接触到的你们之中的人,以习惯的口吻说:“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最高修养,你们不觉惭愧吗?”

如果你们有人反唇相讥,还说注意这些,我不轻易放过他,自己也不离开他,必对他接二连三盘问,如果发现他自称有德而实无,就指责他把最有价值的当作轻微的、把微未的视为重要的。我遇人就要这么做,无论对老幼、同胞或异邦人,尤其是对同胞,因为他们和我关系较为切近。你们要明白,这是神命我做的事,我认为,我为神办此差是本邦向所未有的好事。

苏格拉底继续提到了著名的“马虻”的比喻:雅典城就像一只肥得不能再肥的良种马,但是因为它太肥胖了,于是日渐懒惰,需要有马虻的刺激。所以阿波罗神特意派他来到这里,执行马牤的职责,不停地“戳”,不停地唤醒“睡眠中的人”,唤醒、劝告、责备,让他告诉雅典人对焦错了,像他这样的人,再难找到第二个。你们如果杀了我,不易另找如我之于本邦结不解之缘的人,

用粗部可笑的话说,像马牤粘在马身上,良种马因肥大而懒惰迟钝,需要马牤刺激;我想神把我在此邦,也是同此用意,让我到处追随你们,整天不停的对你们各个唤醒,劝告,责备。

诸位,这样的人并不容易相遇。

相关文章

  • 大森林中的小卫士2

    马蚊子是虻,马虻。但我们称它为马蚊子。 马蚊子可不是你印象中那种鬼头鬼脑的蚊子形象,它很大,大的像只鸟,你一眼就...

  • 有人可能不会知道忙这个字,其实我不温书的并不是我们说那个很忙啊,芒果汁的,而是生活名叫忙,原来如此,就长得非常大的...

  • 虻,也即流民,是失了土地,没了生计,流离失所的小民。 我们,有几个不是流民子孙? 见有人说起丧家狗,达深有所感。 ...

  • 虻✨

    虻蚊吸血樱桃重, 皮囊裹粉腥臊臭。 世人皆知逐利聒, 戏罢终归落尘漏。

  • 晨虻

    清晨闹钟响了 梦中的激怀壮烈与豪情万丈 暂停待续 倦怠的天空 慵懒的太阳掀开乌云的一角 睡眼惺忪地透下两线光芒 一...

  • 飞虻

    一只飞虻的死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现在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沾湿的尾翼蜷缩成了一条...

  • 陈虻: 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四 这个系列博文,是央视的记者们为了纪念陈虻而做。其中有很多陈虻关于创作的真知灼见。...

  • 陈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三 这个系列博文,是央视的记者们为了纪念陈虻而做。其中有很多陈虻关于创作的真知灼见。...

  • 陈虻: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你要做出东西让社会认可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 这个系列博文,是央视的记者们为了纪念陈虻而做。其中有很多陈虻关于创作的真知灼见。...

  • 陈虻:《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二 这个系列博文,是央视的记者们为了纪念陈虻而做。其中有很多陈虻关于创作的真知灼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须有刺激前行的马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mo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