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汉代诗歌学习笔记
原创: 自由撰稿人约稿 努努书坊 3天前
汉乐府民歌共138首,多产生于东汉。
1.〈孤儿行〉─孤儿惨遭兄嫂虐待剥削。
2.〈东门行〉─贫夫被环境所迫走向反抗道路。
3.〈十五从军征〉─老兵服役回家后的孤苦。
4.〈艷歌行〉─游子在异乡的畏惧。
5.〈艷歌何尝行〉─夫妻悲惨离别。
6.〈上山采蘼芜〉─男子喜新厌旧。
7.〈陌上桑〉─揭露讽刺为政者的丑恶。
8.〈鸡鸣〉、〈相逢行〉─为政者骄奢淫佚的生活。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文人诗
汉代文人诗可分为三种类型:
1.沿袭骚体诗、2.模仿《诗经》的四体诗、3.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汉武帝设乐府之用意
「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词最早见于秦代,然秦代乐府的情况未见于文字记载。西汉初惠帝时设乐府令(乐府长官),但掌管的只是郊庙朝会之乐章,规模不大。而把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专属,是为汉武帝时,故乐府具体任务是制订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以供祭祀、朝会、军旅、飨宴等方面的需要。
乐府兴盛的原因
1.文体的发展─《诗经》、《楚辞》
2.社会环境的使然
3.武帝的提倡
4.外国的影响─交通与征战
乐府诗的分类
1.郊庙歌辞:祭祀天地神祇的郊乐和祭祀祖先宗庙的庙乐。EX.〈安中房中乐〉、〈郊祀歌〉。
2.燕射歌辞:朝廷享宴之乐。EX.〈亲四方之宾〉的天子享宴之乐,〈亲政旧朋友〉的大射辟庸之乐,和〈亲宗族兄弟〉的天子饮食之乐。
3.鼓吹曲辞:军乐。EX.〈铙歌十八曲〉
4.横吹曲辞:军乐。EX.〈鼓角横吹曲〉
5.相和歌辞:街陌谣辞。
6.清商神曲辞。
7.舞曲歌辞:雅舞、杂舞。
8.琴曲歌辞。
9.杂曲歌辞。
10.近代曲辞。
11.杂歌谣辞。
12.新乐府辞:唐代诗人之新题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的内容与精神
1.反映人民飢寒交迫的悲惨遭遇,表现他们怨恨和反抗环境的情绪。
EX.〈妇病行〉、〈东们行〉。
2.反映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EX.〈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3.反映人民的漂泊生活和思念亲人的痛苦心情。
EX.〈艷歌行〉、〈悲歌〉、〈饮马长城窟行〉。
4.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民反抗传统势力礼教的精神。
EX.〈上邪〉、〈上山采蘼芜〉。
5.以寓言诗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世情险恶和当时为政者的凶残。
EX.〈枯鱼过河泣〉、〈鸟生〉。
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1.艺术形式:以杂言为主,趋于五言。
2.精彩的叙事手法:剪裁精当、对话精神、叙述生动
3.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
乐府和古诗的不同
1.本质─乐府诗是民间文学经过有计划整理之后的结果,古式是民间文学自动发展之后的成品。
2.形式─乐府多长短句,古诗字句多有一定(或七言、五言)。
3.内容─乐府多记述事功,抒情的绝少;古诗则以言情为主。
4.节奏─乐府可歌,古诗不能歌。
5.风格─乐府贵遒劲,古诗尚温雅。
汉乐府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1.对后代诗歌精神的影响
引导后代诗人反映生活真实。建安时期是接受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影响最早的时代。西晋的左思、东晋的陶渊明,刘宋时的鲍照无不影响,唐代诗人杜甫作「即事名篇,无所依傍」之杰作,白居易效法杜甫作「因事立题」的「新乐府」诗,并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更与元稹掀起「新乐府」运动。
2.对后代诗歌形式的影响
「乐府备诸体」主要体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
3.对后代诗歌艺术手法的影响
叙事诗的写作技巧
文人乐府
汉魏文人乐府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及建安七子中的王粲、阮瑀、陈琳等人的成就最高。
文人乐府与民间乐府的异同
(一)相同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二)相异处─汉乐府民歌偏重叙事,而汉魏文人乐府重点转向抒情,这在曹操等人的作品中已露端倪,至曹植则一变乐府民歌重在叙事的风气,专用以抒发个人的情感。
乐府诗仿作
1.按照乐府旧的曲谱,重新创作新词,性质上还是入乐的。
2.由于旧谱的失传,或由于创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视乐曲,而只是沿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的思想与艺术风格来写作的,实际上已不入乐。
3.连旧题也不袭用,而只是仿效民间乐府诗的基本精神和体制上的某些特点,完全自立新题和新意,当然它也是不入乐的。
何谓「柏梁体」?
「柏梁体」为七言古诗之一体。汉武帝尝会群臣于柏梁台,赋诗作乐,位次联句,世称其诗为「柏梁台体」,并认为是七言诗及联句之始。
五言诗起源
1.起于枚乘
2.起于李陵、苏武
五言诗发展
1.五言诗酝酿于西汉
2.五言诗成立于东汉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
东汉后期的桓帝和灵帝之时
(公元147~189年)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1.描写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
2.抒写游子思妇的别离相思之情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情景相衬的抒情方法
2.精心巧妙的艺术构思
1逐层递进的系列描写
2块状结构的多面描写
3.浅近自然的文学语言
4.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
《古诗十九首》在我国诗史上的地位
1.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2.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出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4.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雀东南飞〉的思想意义
通过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深刻有力地揭露了传统建礼教的罪恶,热情歌颂了兰芝夫妻忠于爱情,反抗礼教恶势力的叛逆精神,表达下属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
明代王世昌誉之为「长诗之圣」,清人沈德潜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成就
1.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2.善于在尖锐的冲突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运用比兴、铺陈等艺术手法颇为成功。
4.叙事的繁简和情节结构值得称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