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文学与人生

浅谈文学与人生

作者: 知了一木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15:46 被阅读0次

       某一天,我问起一个90后的女孩,我说现在你们一般用什么软件看书呀?她回答我,现在人都不看书,只看抖音。瞬间,我无法连接下一句对话,格格不入。确实,现在看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年轻人看书仅仅为了实现功利性的目的,比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提升自己某个领域的不足而选择看工具书,专业书,考试用书等,很少人会静下来为了兴趣而读书,看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认认真真读一本名著的时候,都已经是大学时代的事情了。在此我特别有愧于我的大学语文石老师以及中西方文学选修课的郝老师,当初我本着一颗热爱文字的心,希望投身于文字工作的青年,现在没有坚持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因为毕业以后的这些年,我只会专攻学术上的知识,为了便利工作,我学习外语,为了提升自己的硬件,我考各种技能证书,可是却没有再细致地攻读过一本名著。我陷入深思,难道文学就像大众口中那样子,是无用论?

        显然不是这样的,生活中我们用不上文学,可是文学无所不在!文学是人生的反映,人生是文学的根底。是人生造就了文学,文学又恰恰服务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正如人与自己影子的关系。在读文学作品中,我们透过文字不断反思自我。不同的文学作品,都透视和贯穿着人生,承载着出生,出身,成长,学做事做人,创造和奋斗,人生回顾和死亡。  

      任何人从母体娃娃落地就开始他/她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使得每个人的人生变得独特而精彩。例如,我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研究作者和主要人物的出生、死亡和人生,可欣赏到他们不同的经历和精彩人生,也能学到很多人生的经验教训,让我深刻领悟到出生是人生的起点。

       世界上没人能选择自己要出生在什么家庭和选择谁做自己父母,正如没人能知道自己会在何时何地如何死亡一样。任何人都终有一死,好在事先都不知道,否则,生死都毫无意义。在我读乔治.萧伯纳的《匹克梅梁》,就会认识到出身和教养比较,教养是多么的重要。

       任何人刚出世都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活下去。为了生存,人人都不得不学习,学习吸奶,学习爬行和走路,学习说话,学习读书书写,学习如何谋生,学习为人处世等等。例如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看到作者及主要人物终生是如何学习的。神幻有趣的故事和神奇的人物,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但他们都是忠诚的同伴,他们起着互补的作用,在漫长而艰难的西游途中,智慧、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五圣成真。

       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学习赖以为生的知识或技能。如果我们想有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习新的东西。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的理想才能实现。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智力和健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我们的性格和人格,从而,我们就会有完美的人生。我读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会明白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学习做人的。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在他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并非知道世界的黑暗和丑陋面,他相信生活的真善美并且向往这种生活。然而当他的父亲死亡、母亲又马上嫁给叔父,再加上父亲托梦告诉哈姆雷特是克劳狄斯害死了他。重大的变故也使哈姆雷特看到了社会的现实和黑暗,他开始对亲情和爱情产生了疑问,变得彷徨和绝望,他开始变得偏激,离众人越来越远。而奥菲莉娅是莎士比亚笔下优美绝伦的女性代表之一。她天生丽质,有着十分美丽的外表,同时她感情纯真、心地善良。随着作品的错综复杂、曲折离奇的戏剧情节的展开,《哈姆雷特》向读者传递了人性转变、谋杀与复仇、爱恨交织及死亡这一系列主题。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绝对享有创造自己人生的权利,然而人们总是否认他们有能力描绘自己所向往的人生。他们忽视了一个根本的事实,即决定我们成功与失败的不是外在条件,而是我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是否愿意根据自己的最高志向创造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我读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我领悟到你一旦明白人生全由你自己去创造,你就能按照自己真正的选择与愿望去设计人生。

       人生道路多姿百态,充满曲折,但不管发生什么,绝不要失望或丧失信心。要不懈奋斗,这才是生命的真谛!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它用文学的手法叙述历史,再现历史人物,刻画了他们不断奋斗改变他们的人生。我们在感受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探索完满而有意义的人生的可能性。从而,我们在为我们的终极目标——完善人生而奋斗。

       从科学角度看,所有活着的生物都有生命的终结,那么万物方生方死是至理名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人生的回归是种无人能够违抗的自然规律,死亡正如出生一样自然。在读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透过作品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故事,我们读到了老人在重重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读到了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

       世界上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经典也非少数,在浩大的文学海洋中,受益何止这些?无穷无尽!文学的精神价值是让人内在的一种意想性存在,是人理性与感悟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于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该如何探讨人生与文学?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人生领悟,我想, “文学与人生”本身就是最好的诠释。

相关文章

  • 浅谈文学与人生

    某一天,我问起一个90后的女孩,我说现在你们一般用什么软件看书呀?她回答我,现在人都不看书,只看抖音。瞬间,我无...

  • 浅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区别

    浅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区别 姓名:王成 班级:19汉本1 电话:18230705804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

  • 浅谈文学与哲学

    我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文学家,哲学和文学都是两个很宽泛的语境,就像一个孩子在河边捡了个贝壳,却以为自己看见了大海。 曾...

  • 任真:浅谈近年来甘肃纪实文学、儿童文学及理论批评创作

    让作品与读者共鸣 ——浅谈近年来甘肃纪实文学、儿童文学及理论批评创作 任 真 近年来,甘肃文学创作发展势头迅猛,几...

  • 浅谈美学、文学与人生

    不读美学,等于没文化。 原有的生活被破坏了,传统的慢生活产生生活美学,生活美学虽然是低阶美学,但如纳鞋底,细细密密...

  • 人生与文学

    人生是一个大命题,为什么而活,怎么活,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何而活呢?人出生的时候没得选,身不由己的...

  • 浅谈文学

    我要谈的文学,当是纯文学,这得除开诸如网络文学、青春文学、评论文学以及大部分的新闻。这是因为在我浅显的一点儿认知里...

  • 浅谈文学

    文学 不是 只有 高大上 为装逼成 文质彬彬 把自个 累成狗 何苦呢? 2019.6.26.

  • 《浅谈文学》

    昨日一从未谋面的微友主动与我聊天。 ​友:关注你已很长时间了。 我:感谢关注。 友:​很羡慕你每天用简单的...

  • 浅谈文学

    晚上一打开简书,就看到一篇让我大跌眼镜的文章。题目是“没看过《诗学》和《拉奥孔》的人就不要写小说,进行文学创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文学与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pz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