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一·一二】
讬冢宰庸,字师健,作江宁方伯时,潘明府涵,极言公风雅,强余入谒。果一见如平生欢。读其《送人赴陕》诗云:“潞河冰合悲风生,欲曙不曙鸟飞鸣。寒山历历路不尽,班马萧萧君独行。公孙阁下正延士,博望关西方用兵。此去知君未即返,月明空有相思情。”音节可爱。遂献公二律,前四句云:“七十神仙海鹤姿,六年人悔见公迟。学穷宋理谈偏妙,诗合唐音自不知。”次日,公过访随园。坐定,忽正色曰:“吾欲借君一贵重之物,未知肯否”余愕然,问何物。公笑出袖中和韵诗,第二句仍是“六年人悔见公迟”七字耳。彼此冁然。两人诗都遗失。余只记押“心”字韵。尹相国和云:“若非元老怜才意,争动闲云出岫心”
讬庸(1693—1773),富察氏,字师健,号瞻园,又号簪园,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四年(1726)由笔帖式授户部主事。以曾祖吉勒塔巴军功袭二等轻车都尉。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江宁布政使,后调广东布政使,署广西巡抚,有政声。坐事夺职,复起用,三十年(1765)任兵部尚书,三十二年(1767)改工部尚书,次年(1768)再任兵部尚书,三十四年(1769)迁吏部尚书。三十八年(1773)卒,谥号“诚毅”。有《瞻园诗钞》。
冢宰,音zhǒng zǎi,古代官名,即太宰。殷商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明清时为吏部尚书的尊称。《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冢宰为内朝主宰。在《周礼》中作为天官,成为六卿之首,总管全国大事。郑玄注:“变冢言大,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冢,大之上也。山顶曰冢。”春秋时以冢宰为执政之美称。《尚书》:“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明史·职官志一》:“(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故明清时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江宁方伯,即江宁布政使。清顺治二年(1645),清廷改南京(南直隶)为江南省,辖区大致包括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设左、右布政使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左为长,右为副,掌全省政令、财赋。衙署在大功坊,即今瞻园路128号。顺治十八年(1661),右布政使移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领江宁等5府,辖苏南及上海市一带;左布政使仍驻江宁,领淮安等9府,辖今苏北及安徽省一带。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左、右布政使相应改为安徽、江苏布政使司,驻地不变。乾隆二十五年(1760)八月,安徽布政使移驻安庆(今安徽省安庆市),新设江宁布政使于江宁,辖江宁、淮安、徐州、扬州、海州、通州等府州。全国18个直省,惟江苏省分设两布政使(江宁、江苏)。衙署仍在大功坊。布政使为从二品。凡诸政务会同督抚议行,乾隆以后实际成为督抚属官。
方伯,音fāng bó,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一方之长。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礼记·王制》载:“千里之外设方伯。”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
潘涵(生卒年不详),字宇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三年(1748),以苏州府通判,署任南汇县知县一职。不三月而清历年未结之案,盐贾有馈赠、贿赂者,严词拒绝。离职之日,县里民众焚香泣送(见《南汇县新志稿·宦绩》)。《随园诗话》卷十三·一三,记载其担任过六合知县。在《随园诗话》一书中,共记载潘涵3次。卷一·一二;卷六·八六;卷十三·一三。
明府,音míng fǔ,“明府君”的略称。汉人用为对太守的尊称。清代时为对知县的尊称。《汉书·龚遂传》:“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唐·李贤注云:“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重之称。”唐以后多用以称县令。唐代别称县令为明府,称县尉为少府。后世相沿不改。清代官场中在平时交往及非官方文书中不直接称正式官衔,而用代称,如知县称“明府”,知府称“太守”,道员称“观察”,巡抚称“中丞”等。
潞河,一般指北运河。北运河,海河的支流之一,干流通州区至天津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沽水和潞河等。源于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其上游为温榆河,至通州北关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然后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自源头算,全河长238公里。干流(即航运干线)自通州北关算,全长148公里。清以前,北运河是南北漕运重要河段,曾盛极一时。作为北运河的起点,通州区(原通县)古称潞州,故北运河潞州以下古称潞水,又其为漕运所经,故称北运河。
班马,音bān mǎ,意思是离群的马。出自《左传·襄公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失群班马,迷轮乱辙。”唐·李白《送友人》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公孙阁,典故,即“东阁招贤”。公孙弘(前200—前121),年青时担任狱吏,40多岁才开始研读《春秋公羊传》。60岁时,被汉武帝招为博士。元朔年间被武帝任命为丞相,封平津侯。当时汉武帝正想建功立业,常让各地举荐人材。公孙弘想到自己原来不过是平民百姓,不过几年时间,就担任丞相并封侯。于是,他修建宾馆,打开东向小门,招纳四方贤士,共商治国大计。后以此典咏丞相大开言路,招揽人材。《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王先谦补注引姚鼐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閤”,通“阁”,故称“东阁招贤”。唐·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几人犹忆公孙阁,百口曾乘范蠡船。”
博望关,音bó wàng guān。古关隘名。在今河南省内黄县。《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七》:博望关,在内黄县东南博望冈上,接卫辉府汲县界。按诗题《送人赴陕》亦可推知作者意指该处。
冁然,音chǎn rán,意思是高兴的笑。《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
尹相国,指尹继善。因为尹继善担任过大学士。
相国,音xiàng guó,中国古代官职。起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战国时代称为“相邦”,秦国的首任相邦是樛斿,最后一任相邦是吕不韦。吕不韦被免职后,嬴政认为相邦权力过大,便废除了相邦职位。汉王刘邦即汉王位后,又重新设立相邦职位,后代为避讳改称相邦为相国。相国与“丞相”一职是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相国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丞相在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例如汉孝惠帝六年(前189)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
争动,音zhēng dòng,意思是怎么动。争,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唐·白居易《题峡中石上》诗:“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清·纳兰性德《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