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我注视着儿子并夸奖道:“首先,谢谢你能在答复同学前先征求妈妈意见,感谢你对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你不是一个轻易许诺的人;其次,万圣节夜游是你们班里小伙伴们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妈妈全力支持你;最后,班级活动你一向都能积极响应,组织协调,妈妈为你的付出和担当感动高兴”。
昨天晚饭时,儿子兴奋地说“妈妈,万圣节快到了”!
我说:“可不是吗,那今年谁是主办方呢?(我儿子做为班里的文娱委员,去年他是倡议人,负责组织,协调,采购糖果,善后等,同学们称他是主办方)”。
他答道:“班长呗”。
微信消息响起,他看完说“真烦人,也不经过我同意,他们就把我拉进万圣节的新群了。”
我听出他语言中难掩的兴奋,故意问道:“进群怎么了?那就组织起来呗”。
他说:“妈妈,31号(周六)是万圣节抢糖的日子,可是那天晚上大部分同学都有课,大家商量后决定活动在周五晚上举办,可是我周五有课没法参加呀,你可以帮我把课调到周六吗?
我说:“集体活动要参加,妈妈为什么不同意调课呢”?
他答道:“我怕你不同意调课,就没答应他们”。
我逗趣道:“怕什么?你先答应他们,万一调不了课,课后你再去收个尾不也行吗”?
他答:“先答应了,你不让去,那我多没面子呀。课后去更不行呀,那样我上课能专心吗?好容易下课赶去,热热闹闹的抢糖活动都快结束了,我多扫兴。我必须落实了再给他们肯定答复才可以”。
听完这个刚满十一岁小伙子的话,我耳边又响起一个朋友对他12岁儿子屡次失信做过的解释:“小孩子答应的事哪能算数呢?必须家长同意才行呀”。我想“有其子必有其母”,大家认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