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夸奖别人,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直到在今天早上跑步时,无意间听到的一本书,才恍然大悟:不适宜的夸奖,其实是智商掉线!
在生活中,小时候,我们蛮喜欢收到这样的夸奖:这孩子真聪明,这孩子真伶俐,似乎周围的大人们也不会吝啬这样的称赞,因为无需成本,一石二鸟,何乐不为呢!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旦某些小孩儿,表现非凡时,围在他周围的人就争先恐后地摸着他的头说:你真聪明!然而,“你真聪明”这句话,它,犹如一朵罂粟花,虽唯美悦目,却又误人不浅!
上高中的时候,一篇文章叫《伤仲永》,文章里的主人公,之所以最后“泯然众矣”,其实是跟外界有失公允的夸奖分不开的。试想一下,每每小仲永填词作赋、吟诗作对赢得满堂彩的时候,小仲永的父亲,他的第一发言人,在致谢乡邻朋友时,说:感谢各位抬爱,今天小儿的微末才华是跟他自己的勤学上进是分不开的,那我们一起为他的努力上进鼓掌加油!除此之外,如果小仲永身边的大人、他的伙伴都以他父亲的言语式样去夸奖他,我相信小仲永以后的人生肯定会前程似锦、大放异彩!
你可能会怀疑:语言的力量真有这么神奇吗?下面我截选了一部分文稿,来加以佐证:
〖德韦克教授做了一个实验,给孩子们做智力测试题,做完之后夸奖一部分孩子聪明,夸奖另一部分孩子努力。结果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被夸奖聪明的孩子不愿意选择更难的题目,反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对难题抱有兴趣。
这里夸奖聪明与努力,就激发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夸奖聪明暗含的观点是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解不出难题只能证明你不聪明。孩子们如果接受了这一点,那他就会努力维护自身聪明的形象,注意力会从外界事物,转移到自我的关注上,太过于重要和脆弱的自我,这是僵固型思维的最大特点。
而表扬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努力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些孩子自身没有包袱,就把目光聚焦到了努力本身上。
僵固型思维的人会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完成,说明自己能力不行,他们把所有外界的批评都当做是对于自身的否定。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型心态,他的注意力始终在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这个自我形象上,这极大的妨碍了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而夸“努力”,关注点在过程,从而引导孩子走在不断进取的道路;夸“聪明”,关注点在结果,等于把孩子留在了捍卫成果的自保之上。〗
说你“聪明”的人是爱你,说你“努力”的人是懂你!
看吧,千万别小瞧语言的力量!它既可如刀枪棍剑,伤人害己,又可如暮鼓晨钟,催人奋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