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532152/ef55f32dcd838692.jpeg)
生活中,有么有特别讨厌这样的话:
“不就说你两句,至于吗?”
“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不要那么小气。”
“骂你是提点你,要是别人我才不管。”...
不幸的是,说出口的人可能是好友、家人——他们以亲近的身份,却说着让人不适、甚至伤人的话语。
在《语言暴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个短片中,就讲述了6个少年历经至亲的语言暴力后,走向犯罪的故事——
他们有的是离异母亲的出气筒,不断被咒骂“去死”;有的总被说没用,一做错事就被责怪是废物;还有的从来没有被表扬过,父母说他是猪脑子...
结果,不满的感受酝酿成行凶的武器:枪,斧子,水果刀……
而相比起这样向外爆发的情绪,生活中的更多人选择默默承受,甚至内化了这些攻击,开始怀疑自己、否认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32152/a2eeea3c30fbc5eb.jpeg)
这样做的结果是,原本细碎的伤口变得绵长,在日复一日中,它们内化成人格,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
在心理学上,这种容易被忽视、被遗忘,但却在潜意识里对我们影响深远的创伤,称为隐形创伤。
曾经有位来访者,人很善良热心,但因为太喜欢指点他人,导致人缘很差。
她不懂,明明是为对方好,为什么他们就是不领情?
细聊之下,我们发现她的父母总会强迫她去做一些事情,一旦她反抗,就会得到“不乖”、“不听话”的评价。
所以,她从小就习惯被“越界”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在这样的影响下,她的自我边界渐渐变得模糊。
长久以往,她潜意识里对“越界”这样的行为不再敏感,而是觉得理所应当,自然也就引起了他人的不舒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32152/95dfa003348a994c.jpeg)
而这样的行为,就属于隐形创伤中的“边界创伤”的表现。
网友评论